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底肌α-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时间:2009-06-08  浏览次数:836次

    作者:江絮萍, 宋岩峰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福州 350025

    【摘要】  的 探讨盆底肌α-肌动蛋白含量及其与盆底组织膨出(POP)发病的关系。 方法 POP患者(POP组)20例及无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行盆底肌活检,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盆底肌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肌细胞内α-肌动蛋白的表达。 结果 POP组α-肌动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α-肌动蛋白表达减少可能造成盆底组织松弛、支持能力减弱,与POP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内脏下垂; 肌动蛋白类; 子宫脱垂; 骨盆底; 免疫组织化学

        盆底由多层肌肉、筋膜和韧带组成,盆底肌是支撑子宫、膀胱、直肠的重要结构,对其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是目前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盆底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常见的中老年女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90%的POP发病是由于盆底结构松弛所致。笔者研究盆底肌α-肌动蛋白含量变化,探讨盆底肌肉损伤在POP发病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和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妇产科2004年10月-2007年1月就诊的POP患者20例(POP组),年龄中位数40.5岁(51.37±3.58岁);无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ce,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30例(对照组),年龄中位数45.5(52.83±4.12岁)。POP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和阴道后壁修补术;对照组行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2组均于术中行盆底肌活检。

      1.2  仪器与试剂

      一抗鼠抗横纹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及生物素化兔抗大鼠IgG,ABC试剂盒,显色剂DAB(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1.3  方法

      1.3.1  电镜制作

      在阴式手术中,经阴道后侧壁准确取盆底肌标本(0.5 cm×0.5 cm),制作成<1 mm3标本,参照文献[1],以3%戊二醛固定,常规制片,透射电镜下观察。

      1.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

      采用SP法检测α-肌动蛋白含量,按试剂盒说明操作,DAB显色,苏木精对比染色,中性树胶封固。

      1.3.3  结果判断

      α-肌动蛋白阳性染色为细胞核呈棕褐色颗粒沉着。免疫组织化学切片经数码显微摄像后输入计算机,用Image Pro Plus 4.5软件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区域所占面积点数及切片组织总面积点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SPSS 10.0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比较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  果

      2.1  盆底肌肉组织

      光镜下观察切片中肌肉组织,POP组3例含肌肉组织(15.0%),对照组20例标本均含丰富肌肉组织。比较统计结果表明比较肌肉组织丰富与否的 POP患者的年龄、产次、绝经年限、疾病严重程度、腹部测尿点压力(LP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肌肉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对照组肌肉组织由彼此紧密相连的肌纤维构成,肌束间含有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血管及神经等结构。其中肌纤维为均染的粉红色,细胞核位于肌纤维周边,每个横截面不超过4个,肌纤维无变性坏死表现;透射电镜见耻尾肌肌纤维平行排列,其间有适当间隙,肌纤维膜完整,明带、暗带、M线、Z线清晰可辨。POP组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较为稀疏,零星呈岛状分布,被大量的胶原纤维替代填充、取代,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明显萎缩,着色不均;电镜见肌纤维排列紊乱,走行弯曲及线粒体变形(图1)。

      2.3  盆底肌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切片中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为棕褐色(图2)。POP组α-肌动蛋白为(0.813±0.575),对照组为(1.339±0.141),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对照组; B:盆底膨出组.

    3  讨  论

        盆底是一个复杂而紧密联系、多层次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盆底器官脱垂常发生于多个部位而呈现整个盆底组织薄弱。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对POP患者的盆底肌进行观察,发现其中平滑肌成分存在超微结构改变:细胞膜结构不完整,线粒体肿胀甚至消失,平滑肌萎缩,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紊乱,排列较为稀疏,零星呈岛状分布,被较丰富的肌纤维组织充填、取代,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着色不均,有较多的核中心移位,个别肌纤维有角形变和空泡变性,与国内报道一致[2]。上述改变均为细胞不可逆损伤的表现,表明细胞功能下降。盆底肌是盆底支持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损伤可直接造成盆底组织松弛、支持能力减弱,导致POP发生。

        Shafik等研究发现成人肛提肌盆腔部分即耻尾肌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3]。对腹腔内压力和脏器重量所产生的适应性表现,通过不自主运动产生张力,起到支持盆底器官作用。平滑肌的肌动蛋白是细肌丝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蛋白,与肌丝滑行直接相关,其分子单体呈球形,在细肌丝中聚合成双螺旋状,成为细肌丝的主干[4-5]。肌动蛋白是富含于真核细胞中的结构蛋白,作为细胞骨架中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它通过与其相关蛋白包括整合素(in-tegrins)、钙黏素(cadherin)以及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信号分子等的协同作用,在稳定细胞黏附、调节细胞形状及细胞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POP患者α-肌动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笔者认为耻尾肌α-肌动蛋白表达减少是造成盆底肌肉收缩功能障碍,导致POP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报道肌动蛋白的的减少标志着肌细胞的萎缩和退变[6]。肌动蛋白约占骨骼肌纤维蛋白的20%,占骨骼肌总蛋白含量的12%。收缩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改变及调节骨骼肌蛋白的表达是运动生物化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肌肉的力量主要决定于肌纤维蛋白的数量和体积,肌动蛋白表达增加无疑对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大有裨益。α-肌动蛋白作为肌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发现运动对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影响[7],女性平时应重视盆底肌肉的营养及力量训练,避免过度劳损,预防POP发生。

    【参考文献】    [1]方 青,郑中华,张以忠,等. 透射电镜样品取材应注意的问题[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6,27(1):21-39.

      [2]金 玲.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15(8):592-595.

      [3]Shafik A,Asaad S,Doss S. The histomorphologic structure of the levator ani muscle and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J]. 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 2002,13(2):116-124.

      [4]Piazzesi G,Lucii L,Lombardi V. The size and the speed of the working stroke of muscle myosin and its dependence on the force[J]. J Physiol, 2002,545(Pt 1):145-151.

      [5]Awata JY,Kashiyama T,Tto K,et al. Some motile properties of fast characean myosin[J]. J Mol Biol, 2003,326(3):659-663.

      [6]Koshima I,Endo T. Experimental study of vascularized muscle: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muscle regeneration following denervation[J]. J Reconstr Microsurg, 1989,5(3):225-230.

      [7]胡柏平. 运动对骨骼肌肌动蛋白及其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J]. 体育学刊, 2004,11(2):48-50.

    ↑上一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mad4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间苯三酚在产程中应用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