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09-06-08  浏览次数:930次

    作者:张永凤,杨美如,杨雪娇,楮桂芬

    作者单位:基金项目: 2003年广东省汕头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汕府科[2003]119号 515041 广东汕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新生儿; 院内感染

      Cau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roomingin neonates and its strategies

        ZHANG Yongfeng,YANG Meiru,YANG Xuejiao,et al.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strategi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roomingin neonat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monitoring material concern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of roomingin newborn babies,who were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3 to 2007.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roomingin newnates was 1.25%,and rate of respiritory infection,impetigo,keratitis and umbilical infection was 6.5%,67.6%,18.5% and 7.4%,respectively.The pathogenic bacteria included staphylococcus aureus(50.9%),Escherichia coli(33.3%)and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7.4%).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 neonates infe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by strictly executing of hospital policies,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isolation and disinfection,health education,promotion of breastfeeding and strengthening neonatal care.

        [Key words]  roomingin;newnate;nosocomial infection

        新生儿由于自身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不足,与成年人相比,新生儿的抵抗能力较弱,对细菌、病毒等院内感染不易局限,以上几个方面造成新生儿的易感性,执行母婴同室能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更好地促进婴儿健康成长[1]。为了进一步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笔者自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对我院8 624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分娩母婴同室的8624例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阴道分娩7 098例,剖宫产1 526例。查阅每份原始记录,填写统计表格,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医院内感染诊断按文献诊断标准[1]。

        2  结果

        2.1  新生儿感染情况  8 624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感染率为1.25%。其中呼吸道感染7例,占6.5%;皮肤脓疱疮73例,占67.6%;角膜炎20例,占18.5%;脐部感染8例,占7.4%。

        2.2  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108例院为感染新生儿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见表1。表1  108例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从表1可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大肠希氏菌。

        3  讨论

        3.1  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  (1)本组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1.09%,比文献报道[2]明显偏低,这可能与胎儿周数较足、医护人员操作较规范,健康教育的开展,病室环境卫生较佳等因素有关。因为清洁卫生的病室环境可减少非侵入性交叉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可防止侵入性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产妇和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能给予母婴正确的护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充分的初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的自身免疫能力[3]。(2)本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皮肤脓疱疮,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4]一致,新生儿因体液免疫缺陷,防御机制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亦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且新生儿无自理能力,日常护理全依赖医护人员及其母亲或家属,如不能及时更换尿布或更换尿布时消毒隔离不严,均易导致局部感染。

    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08-11-25 8:48:04 浏览次数:35 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

        3.2  对策

        3.2.1  注重产前产后的健康教育  开设孕妇学校,凡到我院检查的孕妇必须接受3次母乳喂养知识及哺乳技巧,孕、产妇卫生常识的教育,包括如何做好个人卫生、如何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教会产妇接触婴儿前后自觉洗手,每个产妇在接受教育后均接受两次有关培训内容的考试,对于未在本院检查的孕妇,在产妇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补课,产后由责任护士负责进行每天两次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指导及卫生宣教。

        3.2.2  喂养护理  每室安置1~3对母婴,正常分娩新生儿出生30 min内立即执行母婴皮肤接触,并帮助早吸吮,2 h后母婴同室。剖宫产的新生儿母婴皮肤接触在产妇有应答后30 min后开始,术毕母婴同室,按需母乳喂养,取消奶瓶及配方喂养。执行一婴一巾一盆一消毒,每天由责任护士对新生儿进行口、眼、脐及臀部护理,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喂养及护理的指导,使其能正确掌握婴儿喂养及护理方法。

        3.2.3  建立隔离病房  凡母亲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如真菌性阴道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安排其住进相应的隔离病房,婴儿在隔离病房由责任护士到床边为其洗澡、护理,物品专用。

        3.2.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每月对空气、敷料、器械、物品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及消毒液进行监测并记录,并不定期抽查、检测。接产过程中均使用一次性产包、手术衣、手套、中单等,每个产妇分娩后,产房的物品、空气、产床均按终末消毒进行处理,并设有传染病人专用的隔离待产室和产房,防止交感染。所有物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桌面、地面及用具用消毒液消毒。加强新生儿的脐部、眼部和皮肤的护理,对脓疱疮、新生儿结膜炎等感染性较强的疾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护理新生儿前后要进行有效的手清洁、消毒,使感染源及感染途径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2004,274.

    2 黄艳.住院母婴医院感染136例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28(6):526-527.

    3 黎梅芳,彭婉仪.产后强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05,4(4):6-8.

    4 黄艳.住院母婴医院感染136例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28(6):526-527.

    ↑上一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抢救
    ↓下一篇:A1级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时机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