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发生心律失常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19  浏览次数:478次

      作者:马改翠,刘翠霞,高妹花,杨仕海,王学君  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马改翠、刘翠霞、高妹花、杨仕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学君)

      【关键词】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介入治疗ASD以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1]。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术中多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术后无致命的心律失常发生。现就我院ASD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今我院介入治疗ASD 102例,其中男58例,女44例。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3例,年龄4~5岁;出现房性心动过速1例,年龄2岁;封堵后即刻发生Ⅰ0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年龄分别为1.5岁、2岁,术中多为一过性心律失常。术后1 d出现窦房传导阻滞1例,年龄14岁;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1例,年龄4岁;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合并IRBBB 1例,年龄14岁;出现Ⅰ0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年龄为2岁。术后7d内心电图恢复正常9例,仍为IRBBB1例。所有病例出院后于1、3、6、12个月进行随访。

      1.2 材料

      分别采用2种封堵器:一种为国产封堵器,由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另一种为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封堵器及输送系统。本组所用封堵器型号为8~36 mm。

      1.3 方法

      对于小年龄、不配合及疼痛耐受性较差的患者,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较大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手术在超声和X线监护下进行。将右心导管从股静脉鞘沿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房间隔缺损左心房左上肺静脉建立轨道,并给于肝素钠0.5~0.8 mg/kg,依据超声结果选择封堵器,经试封堵器的大小合适,无残余分流后,释放封堵器,撤出输送装置,加压包扎,手术结束。术后根据体重给予阿司匹林3~5 mg/kg口服,连续服用3~6个月,为预防感染常规应用抗菌素。

      2 结果

      本组ASD患者全部封堵成功,出现心律失常10例,2例植入封堵器为36 mm年龄均为14岁,其余8例植入封堵器在8~30 mm,年龄1.5~5岁。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3例,出现房性心动过速1例,在封堵后即刻发生I0AVB 2例,可能与导管或封堵器刺激有关,尤其在封堵器完全释放前的牵拉试验[2]时,暂停操作心率恢复正常后成功植入封堵器,未再发生心律失常。术后1 d出现窦房传导阻滞1例,出现IRBBB 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合并IRBBB 1例,出现AVB 1例。给予激素、维生素 C、瑞安吉、及抗生素等对症治疗。7d内复查心电图, 1例仍为IRBBB,患者无自觉症状。所有病例出院后继续跟踪随访。

      3 讨论

      介入治疗ASD过程中,少数患者可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及AVB,与导管或封堵器刺激及封堵器完全释放前的牵拉试验有关,减少刺激后大多可缓解,极少数患者术后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或AVB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可能与封堵器刺激有关,予以皮质激素及营养心肌药物对症处理后多数能转为窦性心律[3]。Hill等[4]认为介入封堵ASD发生AVB的机制是由于封堵器的伞盘对房室结的挤压,或对房室结及其周围组织摩擦造成组织暂时性水肿,导致房室结功能障碍或功能减退。本组3例出现AVB,年龄为1.5~5岁,植入的封堵器分别为10、24、30 mm,可以说,发生AVB跟植入的封堵器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年幼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的封堵器大小一定要特别合适,相对于幼儿的心腔过大的封堵器植入中要严防AVB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寰,张玉顺,王海昌, 等.房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心脏杂志,2005,17:268.

      2 孔祥清主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0.

      3 王威,曾国洪,张智伟.小儿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应用与展望.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13:63.

      4 Hill SL,Berul CJ,Patel HT,et al.Early ECG abnor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s using the Amplatzer septal Dcc luder.J Interv Card E lecerophysiol,2000,4:469474.

    ↑上一篇: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及血浆CGRP和ET 1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