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浅析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发表时间:2012-02-10  浏览次数:484次

      作者:车仁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很多,高血压是其中最独立、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脏病是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TIA和脑卒中史也是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更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还有血胆固醇水平、超重、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高钠低钙都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当然还包括家族史和其他的相关因素。

      1 发病季节

      时辰和季节与卒中发生有密切联系。机体晨醒时处于高水平肾上腺素阶段,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同时可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另外此时处于最低血压和心率水平,血流缓慢,从而招致脑血栓形成的高发病率。Cater等报道脑率中好发于6~12时(占49.4%),同时提示脑血栓形成好发于上午。同样季节对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季节的交替即是冷气流和暖气流的交换,当人体置身于冷暖气流交界情况下,体内乙酰胆碱增加,组胺或组胺类物质被动员起来,这些物质刺激交感神经,使平滑肌收缩,此外这些物质不仅有增强血管通透性作用,还可增强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腺的作用被发挥出来;随着季节的推移,人体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主要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冬天人体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夏天副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这些方面均反映出脑垂体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关系,可见脑血管病季节节律的产生是由于冷暖气流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果。当然各种疾病的季节节律除上述原因外还与地理条件、工作环境、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变化相关连。

      2 危险因子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首先是高血压,尤其是吸烟合并高血压患者,据报道全脑梗塞患者中28%有高血压病史,17%有吸烟史,43%有高血压合并吸烟史。1990年Macmahon等对7项大规模前瞻性人群随访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总数405511人,年龄35~69岁,平均随访10年,经校正年龄、血胆固醇、吸烟史因素后,发现通常舒张压水平与脑卒中相对危险性呈连续的、线性(log)正相关,从这项分析研究可以获得以下很有意义的结论:(1)在所观察的血压范围内,相邻两个血压两组之间,脑卒中发生危险的差异相类似,长期血压升高9/5 mm Hg,导致脑卒中发生增加30%,升高18/10 mm Hg,则增加50%,因此可以估测在各级血压水平,如果长期平均降低5~6 mmHg,将减少发生脑卒中35%~40%。(2)在所观察的血压范围内,血压越低,脑卒中相对危险越小,不存在脑卒中危险升高的低血压值。(3)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相对危险也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程度与高血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4)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相对危险的关系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在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血压水平与再次卒中也呈连续的正相关。近年来,对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人们更重视收缩压和脉压的作用,1997年发表的哥本哈根随访研究,观察不同血压水平与10~12年随访期间脑卒中的危险,发现收缩压水平和脉压差更大程度地决定脑卒中的危险,脉压差>80 mm Hg者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是脉压差<50 mm Hg者的3~4倍,单纯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正常者,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几乎与正常血压者相同。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影响小的颅内血管,而血脂异常主要影响较大的血管,血脂异常指血清脂质和各种脂蛋白的质和量发生变化,尽管血脂增高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不如在冠心病发病中那样取得一致确认,但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说明脑卒中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虽然三酰甘油不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可影响脂蛋白的交换,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欧美、日本及国内多数报告均认为血总胆固醇水平与脑梗死呈正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与血清高总胆固醇密切相关的动脉内膜增生伴脂质沉积;同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对动脉粥样硬化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发现前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后者,多数学者认为后者与高血压所引起颅内小血管病变相关联,高胆固醇血症时,机体氧化水平较高,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灭活内皮衍生松弛因子或一氧化氮,降低了其清除氧的能力,从而导致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并能使一氧化氮活性减弱,内皮细胞对特殊刺激(如5-羟色胺、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下降,同时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mRNA过度表达,使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mRNA水平升高;另外高胆固醇血症时,吞噬细胞内胆固醇消化作用增强,促进泡沫细胞生成、聚集,降低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上述各项机制导致并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及胰岛素抵抗,使血脂、载脂蛋白、脂蛋白浓度和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及功能异常,因此糖尿病不仅存在糖代谢紊乱,而且还有明显脂代谢异常,从而促进动脉硬化,并伴随着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烟草中尼古丁可明显提高血清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以及交感神经活动,从而增加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谢惠芳,田时雨.高血脂症与脑血管病[J].新医学,2000,31(1):15.

      2 沙杜鹃,高庆龄.脑卒中与高血脂和糖代谢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45.

    ↑上一篇:浅谈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