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09  浏览次数:421次

      作者:范吉利,孙步伟,薄晓红,张磊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 太和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整理经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8例,其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16例(桡动脉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患者12例(股动脉组)。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2.75±12.8)min,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1.35±11.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Ⅲ级开通、抽吸冠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是可以选择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途径。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rect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via radial artery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8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ses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16 cases via radial artery (radial artery group) and 12 cases via femoral artery (femoral artery group). Results: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2.75±12.8)min in radial artery group, and (61.35±11.3)min in femoral artery group,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IMI Ⅲ level, smoking, low blood pressure,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radial arte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femoral artery(P〈0.05). Conclusions: Radial artery intervention might be potential therapy method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Coronary intervention; Radial arter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icacy;Complication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临床是以在早期开通急性梗死的冠状动脉血管再灌注为首要。我们采用的手段主要是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这两种方式[1,2]。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种临床很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它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果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困难的患者,和(或)因为采用了静脉溶栓治疗、增强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就存在了不适应和术后脑梗死、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3]。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可用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困难的患者,并发症出现少。本文就采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8例,其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16例(桡动脉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患者12例(股动脉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桡动脉组:平均年龄(63.5±2.8)岁,高血压患者8例,糖尿病患者4例,高血脂患者5例,不良吸烟嗜好者3例,冠状动脉梗塞部位:左前降支8例,左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6例,混合多支8例。股动脉组:平均年龄(66.0±3.4)岁,高血压患者4例,糖尿病患者3例,高血脂患者3例,不良吸烟嗜好者3例,冠状动脉梗塞部位:左前降支6例,左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5例,混合多支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桡动脉组术前服用波立维与阿司匹林各300 mg,患者采用右桡动脉进行穿刺,成功穿刺将注有肝素的中长桡动脉鞘置入,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选择球囊支架,术后即可拔出桡动脉鞘管,加压包扎[4,5]。股动脉组患者术后停用肝素后,拔出动脉鞘管,加压包扎,患者术后平卧,手术穿刺下肢限制活动[6]。

      1.3 判断标准

      直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标准为:手术未引起患者死亡或者采用了紧急搭桥手术,手术完成时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减少大于40%,残余不大于20%,冠状动脉血流完全灌注,血流正常,属于Ⅲ级[7],未发生介入手术引发的并发症。术后未发生穿刺血管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率表示,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桡动脉组(62.75±12.8)min,股动脉组(61.35±11.3)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患者中1例由于手术过程中血流变化不稳定,改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例由于右侧桡动脉生理性扭曲,改行左侧桡动脉完成手术。股动脉组患者中,因为手术过程中血流变化不稳定而停止手术1例,1例患者术后未出现血液灌注复流现象。两组患者在术后Ⅲ级开通率分别为93.75%(15/16)和91.67%(11/12),抽吸冠脉血栓比例分别为18.75%(3/16)和8.33%(1/12),低血压发生两组各为4例,室颤发生两组各为1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1个月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桡动脉组患者除1例术后再次发生心绞痛,1例发生血肿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股动脉组发生心绞痛、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假性动脉瘤和尿储留的患者各1例,发生血肿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迅速、充分的再灌注是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心肌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以及成为早期心肌梗死恢复的保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如何减少出血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类手术治疗中的重点[8]。

      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无论是经股动脉还是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9]。经股动脉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止血相对比较难,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也比较长;而经桡动脉解剖位置浅,周围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术后并发症少。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血流分级开通差异,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和室颤等情况也基本一致,无差异。以上方面在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创新后,有望进一步的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然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通过冠状动脉介入再灌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抗凝,抗血小板的治疗,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后,出现并发症比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机率要高,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10]。两种方式的手术,术后均出现了再次发生心绞痛的病例,有可能是由于植入的支架再次造成了血栓的形成,为了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可再按术后服用肝素,替罗非班等药物加以控制,减轻病患的痛苦。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减少患者出血的机会。同时经桡动脉手术更加安全,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小,而且更加有益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也是可行的一种方式,它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苑广梅,冯毅,马根山,等.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6):670-672.

      2 沈耀兵,刘鸿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立即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 12(2): 80-81.

      3 Dobesh PP, Trujillo TC. Anticoagu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Pharm Pract, 2010 ,23(4):335-43.

      4 丁嘉宝,潘杰锋,崔腾斌.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吉林医学,2011,32(3):443-444.

      5 Lee HY, Kim JH, Kim BO, et al. Effect of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on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n Elevated Neutrophil Count[J]. Korean Circ J,2011 ,41(2):68-75.

      6 杜为平,叶红华,储慧民,等. 经桡动脉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6):637-638.

      7 Kelly AM. Performance of a sensitive troponin assay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Emerg Med Australas,2011,23(2):181-185.

      8 王新,丁志坚,陈解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腺苷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12(9):76-77.

      9 刘晓堃,李莉,王印华,等. 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5):442-444.

      10 Alhadi HA,Fox KA. Validity of Cardiac Markers as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0 ,10(1):31-40.

    ↑上一篇: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催眠镇静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32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