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参与式健康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3-09  浏览次数:1211次

      作者:杨琳1,赵芳芳2  作者单位: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老干部科,2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患高血压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探讨参与式干预方法能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实施传统干预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参与式干预方的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对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心和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比较;3个月后电话随访调查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患者对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心和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参与式干预方法比传统方法更有效(P<0.01),3个月后调查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方面得分增高 (P<0.05)。结论:自我管理的参与式干预模式在充分评估患者信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让患者参与自己的护理目标和计划的制定,更能发挥患者长期有效自扩的功能,能够长期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病,参与式干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

      近年来,生存质量 ( quality of life, QOL) 的概念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并已逐渐将生存质量评分表应用于临床及科研工作之中,作为评估病情、计算预后、判断疗效或评价医护服务的指标[1-3] 。根据多年来,不少学者对生命质量的概念进行的探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定义应概括为“ 老年人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的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美满程度和对未来生活质量的全面评价”[4]。

      如何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科自2008 年2月~ 2009年5月对205例收住老干部病房的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了自我管理的整合培训模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5 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制订的诊断标准[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 125 例,女 80例;年龄65~88 岁,平均 79.5 岁;病程6~25 年,平均 11.5 年;文化程度:大学 36 例,中学 74 例,小学 95 例;有家族史者153例;合并心血管疾病 75例,脑血管疾病45例,糖尿病38例 肾功能损害23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65~88岁。实验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65~8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1)入院和住院指导: 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健康教育,由理论和专业知识丰富的专科护士进行宣教和指导。采用当面答疑,书面文字资料,讲座和个体化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健康教育具体内容:① 将患者的检查报告和病情向患者做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使患者了解病情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便积极配合;② 开始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专人管理、专人负责的方法由浅入深,采用口头讲解和集中讲座的方法进行;③ 给患者讲解高压的基本常识及危险行为因素,用药、饮食、锻炼的知识,控制体重的重要性,坚持服药的必要性,教会患者和家属测血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让患者多进一些水果蔬菜类食物,限制患者盐的摄入量: 每日6 g 以下, 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 一瓶盖食盐约为6 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有便秘者服果导片或泡饮潘泻叶等润肠剂或缓泻剂,保证大便通畅,以防用力排便发生意外;④心理护理:让患者注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保证睡眠充足。护士平时多安慰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和疾病影响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出院指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为每个患者准备1个小册子,标有医院科室联系方式、专科门诊时间;饮食、运动和用药的注意事项;向家属解释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向其宣传健康教育的内容。嘱咐其积极支持、督促患者按照教育的内容进行生活、治疗和锻炼,达到患者能持之以恒的治疗以及有意识的自我保健的目的。

      1.2.2 实验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评估患者的信念和行为,患者对护理计划和措施的参与制定。根据国外提出的慢性病成功自我管理的整合培训模式(如图示[6])进行健康教育。

      1.2.3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SF-36 (the Short - Form36 ite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 ,SF-36) 量表是在MOS(medical outcomes study) 基础上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并在国外糖尿病和非糖尿病 患者中应用。该量表包括8 个维度,包括与最近4个周健康相关的36 个条目,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7]。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前调查患者对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心和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的情况比较 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给予生活质量量表的测评,视力有问题的护士帮忙念给患者听,患者回答后由护士帮忙标记。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再次测评 见表2。

      3 讨 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要传授健康知识,更要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增强高血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改善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本文结果显示经过自我管理的整合培训模式的患者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的知识和信心倍增,并能积极参与疾病的管理、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躯体状况,增加生活的满意率,改善不良情绪状态。高血压病的发病及治疗效果与不良的生活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在高血压药物治疗前或同时应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并纠正其他危险因素[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更多的患者出院前对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很有信心,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同时也要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有效的心理支持及经济援助;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馨、安全的环境氛围,改善患者的情绪,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这对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方式也越来越高,系统的教育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但是参与的积极性更能发挥让患者长期有效自护的功能[9],自我管理的整合培训模式在充分评估患者信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让患者参与自己的护理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感到受重视,也会更加积极进行疾病管理,能够长期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袁鸿江. 老年医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86-287, 465.

      [2] 周秀凤, 郑彩娥, 任偶诗.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调查与健康教育[J]. 浙江医学,2008,30(11): 1269-1270.

      [3] 刘艳红,贾林,潘锦瑶,等. 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分析[J].广州医学,2004,35 (2):36-37.

      [4] 余普林,杨超元,何慧德. 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建议草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6, 15(5):320-321.

      [5] 刘力生. 高血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55-457.

      [6] Funnell MM. Overcoming obstacles:collaboration for change[J].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04,151(2):19-22.

      [7] 张文汉,刘一心,静进.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进展[J]. 社区医学杂志,2007,5 (19):38240-38241.

      [8] Zanchetti A, Cifkova R, Fagard S, et al. Guideline Committee 200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3,21(12):1011-1053.

      [9] 杨琳.老年高血压病92例服降压药依从性差原因反护理干预[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3):225-226

    ↑上一篇:不同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特点分析
    ↓下一篇: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