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波立维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12  浏览次数:529次

      作者:李红艳,陈玲  作者单位:湛江市港湾医院,广东 湛江

      【摘要】 目的:观察波立维联用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及治疗组(波立维+舒降之),疗程4周。治疗期间2组均观察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改变、心绞痛复发情况、心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皮肤黏膜、内脏出血、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1周后总有效率93.47%,对照组73.52%(P<0.05),观察4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2例进展为AMI,心性猝死1例。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波立维、舒降之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心性猝死的发生。

      【关键词】 波立维,舒降之,不稳定型心绞痛

      当前,波立维广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而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报道不多,本文观察了波立维联合舒降之治疗UAP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80例UAP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50岁~7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AP诊断标准。按1979年WHO的心绞痛分型标准本文80例UAP患者可分为:初发劳力型心绞痛25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0例,自发型心绞痛25例,变异型心绞痛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及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休息、镇静、吸氧、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根据病情选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等药物,口服维持,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波立维(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制药生产)首剂量150 mg,以后75mg/d口服和舒降之(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20 mg,1次/d,均服4周。

      1.3 观察指标

      1周内心绞痛控制疗效(有效标准:静息时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轻度活动无发作,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0.05 mV~0.1 mV或主导联T变浅50%以上);4周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1周内心绞痛控制效果

      1周内,治疗组46例,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为43例,总有效率93.47%;对照组34例,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25例,总有效率73.5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4周内,治疗组心绞痛复发者有2例、无AMI事件发生、心性猝死事件发生。对照组心绞痛复发者7例,2例进展为AMI,1例心性猝死。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轻度皮肤紫癜、球结膜下出血各1例,白细胞减少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不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出现轻度皮肤紫癜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不影响继续治疗。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3 讨论

      UAP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不及时有效地控制,常易发生AMI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UAP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10年来,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伴局部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UAP和其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Q波性和Q波性AMI)、猝死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1]。因而稳定、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在UAP的治疗中尤为重要。近年来研制的新一代ADP受体拮抗剂,波立维(氯吡格雷)为一种全新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随后抑制激活ADP与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从而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也可抑制非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2],起到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从而使冠状动脉堵塞减轻或再通,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加心肌供氧,缓解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

      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主要在于降低血LDL水平,使脂类核心缩小,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而有效防止血栓形成[3],因而应用舒降之即辛伐他汀治疗UAP,可延缓斑块进展和消退破损斑块,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防止斑块破裂而形成血栓,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从而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减轻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发作,明显降低AMI和猝死的发生,明显改善UAP的预后[4]。

      综上所述,波立维与舒降之联合应用治疗UAP,既起到稳定、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作用,又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发挥协同抗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效应,较常规治疗更显著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减轻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显著降低AMI和猝死的发生,明显改善UAP预后。

      在常规治疗UAP的基础上加用波立维、舒降之(辛伐他汀)后,其控制心绞痛控制发作有效率及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陈在嘉,高润霖.冠心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5780.

      [2]王素敏,李英.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84.

      [3]陈在嘉,高润霖.冠心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4179.

      [4]赵永平.冠心病整体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重要地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379381

    ↑上一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不同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特点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