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的变化与意义

    发表时间:2012-03-13  浏览次数:565次

      作者:曾坚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62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及92例正常人的静息心率、血压、及室壁厚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组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左室肥厚者高于无左室肥厚者(P<0.05)。结论: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与高血压的发展、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有关。

      【关键词】 高血压,心 率,率压乘积

      近年来,人们在研究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时大都注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的临床价值,而对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甚少。本文测定了1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血压及室壁厚度。以探讨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在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高血压组(EH):162例高血压病患者均为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男109例,女53例,年龄61~87(平均66.2±12.5)岁。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并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肺等疾病。所有病人入组前停用降压药及β受体阻滞剂1周。正常对照组(NT):92例均系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其中男70例,女22例, 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5.1±13.3岁,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脑、肺、肾等疾病。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 法

      1.2.1 静息心率(RHR)及平均动脉压(CBP=舒张压+脉压/3)的测定:EH组及NT组在安静休息5min后,采用经校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卧位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二次取平均值为CBP,在二次测血压期间测定1min心率,计算出平均动脉压及率压乘积。

      1.2.2 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Mark600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0MHz,专人操作。患者平卧,取胸骨旁长轴观,在二维超声的指导下,使声束垂直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固定理想图像后,以M超取样,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高血压组(EH)及正常对照组(NT)的静息心率(RHR)及率压乘积(RPP)见表1。表1 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静息心率和率压乘积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5

      2.2 EH组合并左室肥厚(LVH)者及无左室肥厚(NLVH)组的RHR及RPP。见表2。162例高血压患者中左室肥厚者86例,占53%。表2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与单纯高血压的静息心率和率压乘积比较与单纯高血压比较★P<0.05

      3 讨 论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而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在心脏与血管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已有资料证实原发性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强密切相关[1]。与正常人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失调,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弱,而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对维持和调节正常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能维持正常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2]。HR加快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一个可靠指标[3~5]。一般来说,在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群中,无论男性或女性高血压患者较血压正常者有更快的心率,且HR升高早于血压升高。Mancia等[6~8]指出:在若干高血压的实验性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无论在高血压的早期和晚期均能看到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直接参与和促进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并且RHR增高程度和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发展的程度成正比。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静息心率的增加, 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静息心率的增加有关。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高血压合并LVH组 RHR显著高于 NLVH组( P <0101) ,提示高血压患者RHR的升高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LVH有关。

      率压乘积是心脏工作负荷及心肌氧耗量的一个良好指标,无论轻型或重型高血压,其率压乘积均增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率压乘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LVH者率压乘积显著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及NLVH组(P<0.05),高血压NLVH组率压乘积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率压乘积增高,合并LVH者率压乘积增高更明显,说明率压乘积的改变、心肌氧耗量的增加可能与高血压LVH有关。这意味着在治疗高血压时,理想的治疗结果是该药物不仅能降压,而且能减低因交感张力增加的副作用,降低心率、降低率压乘积,以减少由于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增加对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Piccirillo G,Munizzi MR, Fimognari FL,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hypertensive subjects[J]. Int Cardiol, 1996,53(3):291-298.

      [2] Huikuri HV, Ylitalo, A, Pikkujamsa SM,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systemic hypertension [J]. Am Cardiol,1996,77(12):1073-1077.

      [3] Julius S,Palatini P,Nesbitt SD.Tachycardia: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oronary risk in hypertension[J]. Hypertensions Suppl, 1998,16(1):S9-15.

      [4] Palatini P,Casiglia E,Julius S,et al.High heart rate: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elderly men[J].Arch Inter Med,1999,159(6):585-592.

      [5] Tochikubo O,Mizushima S,Watanabe J,et al.Base heart rate during sleep in hypertensive and normotensive subject[J]. Hypertens,2001,19(6):1131-1137.

      [6] ManciaG,SeravalleG,GrassiG.Sympathetic nervous factors,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organ damage in arterial hypertension[J].Ann Ital Med Int,1997,12(4):217-222.

      [7] Giannattasio C,Parati G,Grassi G.Early and late sympathetic activation in hypertension[J].Scand Cardiovasc,1998,47:9-14.

      [8] Grassi G.Role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in human hypertension[J]. Hypertens,1998,16(12 Pt 2):1979-1987

    ↑上一篇:老年人血压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牧民老年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与干预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