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72例宫颈癌热放疗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12  浏览次数:519次

      作者:沙晓锋,王秀梅,曹海英,张姣,张建宇  作者单位:解放军82医院,江苏 淮安

      【摘要】   目的:评价放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7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疗+热疗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组)36例,单纯放疗组(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综合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2.3%,综合治疗组的临床获益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1 a、3 a生存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5 a生存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毒副反应比较P>0.05无显著意义。结论:放疗+热疗联合治疗宫颈癌能显著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而其两组的毒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热疗

      宫颈癌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首位,是威胁妇女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放疗、手术及综合治疗[1]。近几年热疗在宫颈癌的综合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中心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7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放疗+热疗和放疗治疗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7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患者随机成综合治疗组、对照组,综合组予以放疗+热疗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72例患者均经活检病理证实,其中68例为鳞状细胞癌,4例为腺癌,年龄35岁~61岁,平均年龄44岁,KPS评分均大于70分,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 1994年临床分期法[2]进行分期,其临床分期及大体分型(见表1)。表1 两组病例的临床分期和分型(略)

      1.2方法

      1.2.1设备

      瓦里安2300C/D直线加速器,铱192后装治疗机,WE 2102型,宫颈辐射器直径为30 mm,长170 mm,测温点在施热器前表面,计算机自动测温和控温。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第一段治疗直线加速器进行盆腔大野外照射,上界L4~L5锥体间,下界闭孔下缘,两侧界真骨盆外1 cm~2 cm,大小约16 cm~20 cm×14 cm~17 cm。常规分割,每次照射200 cGy,每周5次,剂量给到2 600 cGy~3 000 cGy第二段治疗为盆腔四野外照射+腔内后装放疗。盆腔四野照射设野为原盆腔大野的中间用4 cm宽的铅块遮挡,常规分割,每次“B”点剂量200 cGy,每周4次,“B”点剂量2 000 cGy~3 200 cGy/10次~16次。腔内后装放疗每周1次,治疗时阴道填塞纱布尽量使施源器位于中平面以减少直肠和膀胱的受量。每次“A”点剂量500 cGy~600 cGy, 进行腔内后装放疗当天不予以外照射,A点剂量给到3 000 cGy~3 600 cGy/,5 w~6 w。综合治疗组:放疗方法与对照组组相同。在放疗第一时段开始2周 (患者阴道流血等症状基本消失)后,每周行微波腔内热疗2次,微波热疗结束后半小时内行放射治疗,盆腔四野外照射结束后。每次在进行腔内后装放疗的当天加微波腔内热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60 min,宫颈表面温度为42.59℃~43.5℃。

      1.3 疗效评定与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妇科医师每周进行一次妇科检查直至治疗结束,了解肿瘤情况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标准参考WHO标准[2]完全缓解(CR):宫颈肿块消失,宫颈变软,形态恢复正常,阴道穹窿柔软,宫旁组织变软弹性恢复正常,结节消失。部分缓解(PR):宫颈肿块大部分消失,肿块缩小50%以上,阴道穹窿及宫旁组织增厚转轻,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NC):宫颈及宫旁组织无明显好转,肿块缩小不到50%或增大未超过25%,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块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近期效果

      热放组在治疗结束时局部控制率高于单放组,(见表2) 。表2 治疗结束两组有效率(略)注:*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P<0.05

      2.2 生存率

      两组1 a,2 a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别,而5 a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表3 两组生存率(略)注:*两组比较:生存率P>0.05,差异无显著性。5 a生存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

      2.3 毒副反应及并发症

      两组的毒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4)。热放组有2例出现腹壁脂肪硬结,伴有轻度疼痛,不影响生活质量。随访3 a,有5例出现放射性直肠炎,其中单放组3例,热放组2例,主要表现为里急后重、黏液血便,无肠痊发生。两组各有1例发生放射性膀胱炎,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尿发生。表4 两组毒副反应(略)

      3 讨论

      热疗是近10 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的治疗方法,热疗配合放疗、化疗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热疗杀伤肿瘤细胞原理主要为:(1)高温有助于杀伤对放射线抗拒的乏氧细胞。(2)热疗还与放射治疗有协同和增敏作用。(3)加温可以阻碍放射损伤DNA双链的修复。肿瘤血管在发育、组织和效率上均比正常血管差。加热可使本来血流缓慢的肿瘤组织血管发生淤滞、阻塞,而正常组织血循环散热良好,致使肿瘤组织的温度高于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这样既能杀灭癌细胞而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此外,热疗还可使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上调,从而提高抗肿瘤免疫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疗,手术仅适用于I期~IIb期患者[1],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是放疗。在放射治疗中,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是传统的、被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近年来发展了后装技术,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改善。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放疗加化疗、放疗加热疗等。戴美云[3]报道放化疗联合治疗III期宫颈癌5 a生存率达到73.1%。李玉民[4]等报道宫颈癌放疗联合热疗组CR达到:78%,荷兰深部热疗合作组的研究显示射频深部热疗加放射治疗较单纯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有效率达到83%。裴志东[5]报道晚期热放化疗局部控制率达82.6%。根据现有报道及本组试验,宫颈癌的热放疗的疗效理论上应该优于单纯放疗,同时热疗结合放疗、化疗配合治疗宫颈癌疗效及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爱玲, 吴爱如, 吴香达, 等.子宫颈肿瘤[M].第2版.2010-2076.

      [2]于金明. 肿瘤临床通鉴 [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335-1336.

      [3]戴美云. 放疗加化疗联合治疗宫颈癌4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06,12(11):1172-1173.

      [4]李玉民,孙 玲,王晓岩.中晚期宫颈癌热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2006,1:46-47.

      [5]裴志东.介入化疗、热疗和放疗综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55-5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60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