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从颈外静脉置入PICC在乳腺癌患者的应用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578次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术后的化疗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PICC置管已成为术后化疗常见的开通静脉的方式,传统的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至上腔静脉的导管,而乳腺癌患者多为女性,血管条件不好,腋下淋巴结多被手术摘除血液回流不畅,且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做家务活的角色,经常活动上肢。如何选择输液通道,满足日常生活自理需要,是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以上问题我院选取2009~2010年35例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置入PICC,比传统的置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5例行颈外静脉置入PICC穿刺的乳腺癌患者,年龄32~60岁。

    1.2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三向瓣膜4FR导管,长度为60 cm。

    1.3方法:患者取去枕半卧位,肩下加垫枕,头尽量向后伸,头偏向操作者对侧,患者戴口罩手术帽。插管长度测量方法为穿刺点→锁骨中线→右胸锁关节→垂直向下到第三肋间隙[1],长度左侧为16~500px,右侧为15~18 cm,消毒穿刺点皮肤。75%乙醇3遍,碘伏3遍,铺无菌巾,100 U每毫升的肝素液预冲导管、肝素帽、穿刺针,检查是否通畅,沿穿刺点周围皮内注射2%利多卡因0.1~0.2 ml[2],右手持针以15°~30°从皮丘处进针,见回血后向前推进插管鞘,撤出穿刺针、针芯,送入导管到所需的长度抽回血后,撤出插管鞘、导丝,修剪导管长度,安装连接器,再次抽回血,用脉冲式冲管,根据情况安装斯诺扣,固定导管、贴膜,填写日期时间、长度、签名、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护理

    2.1心理护理:置管前充分告知置管方面相关知识,签订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PICC的适应证、置管部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可能承担的置管不成功风险,患者及家属签字,使其对PICC有充分的认识和各方面的思想准备,同意置入并签字后放入住院病历中[3],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便更好配合,并治疗期间护理:输液期间用10 ml以上注射器NaCl溶液冲管,确认导管是否通畅,观察输液速度,输液后用15~20 mlNaCl溶液以脉冲式冲管,再用5~6ml左右的肝素液脉冲式正压封管,穿刺后1~3 d常规换药,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导管是否移动,贴膜是否潮湿、污染,换药室颈部导管固定时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采用高黏性、透气性的贴膜。

    2.2治疗间歇期的护理:告知患者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敷料潮湿,贴膜卷曲,松动,穿刺点红、肿、痛,应立即换药。每7天换药冲管1次,更换肝素帽,夏季每周2次,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在沐浴、睡眠时如何做好导管的保护。

     

    3结果

    采用颈外置入PICC导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静脉炎,无导管移位,3例患者诉颈部活动轻微受限。

     

    4小结

    采用用颈外置入PICC导管可大大减少导管的输液阻力,输液速度均110 滴/min[4],双手活动自如,更有利于术后健侧手臂功能锻炼,出院期间患者可在颈部围上自己喜爱的丝巾既可以增加美感,同时也间接淡化了患者角色,充满自信,舒适度高,3例患者诉颈部活动轻微受限。由于我院是基层医院,患者经济条件差,PICC置管已被多数患者所接受,但其收费未被列入正式收费标准[5]。采取此方法置入PICC导管成功率高,费用少,不良反应少,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此法值得推广。

     

    5参考文献

    [1]周萍.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颈外静脉PICC置管3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84.

    [2]陆亚红,蒋婉丽,诸纪华.改良塞丁格在98例PICC置管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8(47):704.

    [3]章春芝,王桂英,等.PICC专项技术规范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2,1(47)50.

    [4]王凯,宋琦,孙文彦,等.不同途径留置PICC的临床使用情况总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9(28):81.

    [5]刘芳,方少梅,等.PICC置管及维护专项护理成本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8(46):807.

    ↑上一篇: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及个性化护理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