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产前产后子痫患者的抢救措施与护理总结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554次

    子痫是指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的一组临床症状。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胎盘早剥、颅内出血、DIC以及HELLP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产后子痫多为产前或产时子痫的延续,也可独立存在于产后[1]。子痫能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子痫发生于产前,产后子痫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9例子痫患者产前及产后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010年共收治子痫患者29例。患者年龄21~40岁,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9例。其中单胎27例,双胎2例。26例患者子痫发生于产前,发病孕周27~35周;3例患者发生于产后,均发生于产后72小时之内。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手足抽搐、全身强直、昏迷等。

     

    2护理措施

    2.1子痫抢救护理措施:患者发生子痫时,应采取有效且及时的抢救措施,主要治疗护理原则为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和抽搐,产前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终止妊娠。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接到子痫患者,首先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如松开领口、腰带,患者抽搐时保持低头侧卧位,以免呕吐物流入气管,发生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2]。然后迅速清理口腔分泌物或者痰,用舌钳把舌拉出,将开口器置于口中,垫上牙垫以防抽搐时咬伤舌唇。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

    2.1.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道,配合医生给药。穿刺部位多选择血管表露比较清楚的地方,避免在关节处以及受压部位,以保证液体以及药物顺利输注,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地西泮。

    2.1.3控制抽搐:遵医嘱给予解痉药,如25%硫酸镁 20 ml加10%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5min,然后将25%硫酸镁60 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1~2g/h,每天用量不超过20 g,产后患者可以用冬眠合剂镇静。对于抽搐频繁的患者,给予山莨菪碱静脉缓慢推注。同时选择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降低颅压[3]。

    2.1.4纠正缺氧、酸中毒:间断面罩吸氧,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量,流量控制在3~5L/min。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纠正酸中毒药物。

    2.1.5控制血压:血压过高时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患者重要脏器的灌注。产前患者应用降压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是否对胎儿有毒害作用。一般妊娠患者选用硝普钠,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避免血压大幅升降引起胎盘早剥或者脑出血。

    2.1.6终止妊娠:产前患者当抽搐及血压控制平稳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终止妊娠或者继续妊娠。胎儿超过36周,子痫控制不满意的患者,积极采取终止妊娠措施。孕周小于36周时,治疗子痫的同时可适当给予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对于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控制较好时,可适当延长妊娠时间,但需要严格监护孕妇以及胎儿。产后患者在产后24小时内晶体循环衰竭,如监测不及时有可能发生死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产前及产后的患者都要采取积极的监测措施,以免发生意外[4]。

    2.2抢救护理中注意事项:①准确记录患者出入液体量,如尿量,可选择留置导尿管,记录每天尿量,并按照医嘱及时送检尿常规、血常规以及其他生化检查等。②观察患者意识、肺部呼吸音、水肿情况等,产前患者还要注意有无宫缩,监测临产先兆等。③患者应用硫酸镁时,应监测血镁变化,以免发生不良反应。④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集中精力,动作要轻柔,避免声光对患者的刺激,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⑤患者在抽搐时,注意床旁要安装床挡或木板,防止患者坠地受伤。⑥子痫患者常有大小便失禁,护士应及时清理污物,更换衣服,保持床单、被褥干净、整洁。⑦患者清醒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与之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况,进行积极疏导工作,同时安慰患者家属保持安静,配合患者治疗。

     

    3结果

    本组29例患者均积极抢救,无死亡病例。 26例患者子痫发生于产前,经积极治疗以及护理,3例患者延长孕周直至自然分娩,8例采取阴道引产,15例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患者子痫发生于产后,均发生于产后72 h之内,经过药物支持和护理,全部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4讨论

    子痫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临床上认为与患者免疫功能、神经内分泌有关[5]。子痫多发生在妊娠晚期,产后发生的情况较少见。抽搐一般持续0.5~2 min,严重的患者全身肌肉强直,甚至出现昏迷,严重威胁患者以及胎儿的健康,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抢救,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操作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作为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抢救子痫患者中发挥我们最大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5参考文献

    [1]黄醒华.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17-122.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213.

    [3]上海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调查协作组.上海市十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3):138.

    [4]王德智,乔宠.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38.

    [5]赵莉.85例子痫的临床分析[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2):278.

    ↑上一篇: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25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