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568次

    重度子痫前期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上以高血压和尿蛋白持续升高,发生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胎儿缺血缺氧为主要表现,此期护理至关重要,是防止病情恶化而发展为子痫的关键环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中,20例门诊定期产检,其余均未做产前检查。初产妇6例,经产妇36例,年龄21~42岁,孕周20~34周,其中顺产8例,剖宫产34例,剖宫产率81%。42例血压均在160~180/100~120 mm Hg(1 mm Hg=0.133 3 kPa)且伴蛋白尿(+~+++),另外并发头痛的8例,肝酶异常6例,肾功能异常4例,右上腹痛6例,血液系统异常2例,视觉异常3例,心力衰竭1例。诊断标准: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中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孕妇入院时床位护士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孕妇的妊娠过程,详细询问在妊娠期间的身体、睡眠、饮食等各项状况以及有无过敏史,了解入院时血压情况,是否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以及水肿。将患者置于单间暗室,保持病房环境舒适、空气新鲜、室内安静,避免声、光、异味等刺激。治疗和护理应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指导其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宫和胎盘血供[1]。给予产妇流量为2~3 L/min氧气吸入,1 h/次,3次/d,防止胎儿宫内缺氧窒息。合理饮食,指导产妇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高铁以及含钙、镁、锌、硒丰富的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2.2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多沟通,多交流,认真倾听和分析其主诉,鼓励患者说出其内心烦恼和顾虑,向患者介绍子痫前期防治的相关知识,告诉该变化是可逆的,以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求家属在精神上给予孕妇安慰和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做好孕妇一切生活保障和后勤工作,从而减轻患者紧张与恐惧心理。

    1.2.3病情观察:及时观察胎动及胎心音变化。如有异常立刻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床位护士按时测量血压,对血压不稳定者,同时测量对侧肢体血压,认真观察血压变化,特别是舒张压变化,当平均动脉压≥140 mm Hg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有无流血,防止胎盘早剥和早产。认真记录24小时的尿量,观察有无肾衰竭的发生。注意观察周身的皮肤黏膜,看有无出血倾向或贫血表现。

    1.2.4用药观察

    1.2.4.1降压治疗:对口服降压药者,要督促其按时吃药,对经静脉途径降压的药物,要注意滴速,尽可能泵入,并给予心电、血压和脉氧的监护,力求平稳降压,不可波动太大,血压维持在130~139/80~105 mm Hg范围,以保证子宫和胎盘的血流灌注。

    1.2.4.2预防子痫发作治疗:遵医嘱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比较接近,易引起中毒现象,首先表现膝反射消失,随血镁浓度增加可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可骤停,因此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前要保证以下指标: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16次/min,尿量≥600 ml/d,发现中毒症状时立刻停药,并用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滴注。

    1.2.4.3镇静药物:目的是缓解孕产妇精神紧张、焦虑症状,改善睡眠,预防并控制子痫。可用地西泮口服。

    1.2.5产后常规护理

    1.2.5.1顺产护理:①将患者产后置于高危病房,专人护理,保证其充足的睡眠,房间保持安静,母婴暂分室。②预防产后出血:产后每30分钟按压宫底1次,共4~5次,认真评估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和恶露情况。③产后2 h应及时排尿,以免引起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④饮食指导:给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多食汤类,忌辛、辣、冷刺激食物。⑤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前大量应用解痉、镇静剂,有抑制凝血功能,可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后或剖宫产后立刻给缩宫素应用及米索600 μg纳肛,可有效防止产后出血。

    1.2.5.2剖宫产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术后每小时1次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并记录,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视力模糊、胸部不适等主诉。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血压平稳后改2次/d测量。②饮食及体位:术后禁食禁饮,6 h后给少许流质饮食,未通气后不能吃牛奶和糖,避免肠胀气。③术后6 h去枕平卧,血压平稳后给半卧位,并根据血压情况指导床上运动。④导尿管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1次/d,并保持会阴部清洁,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d。

    2结果

    42例孕妇无一例出现脑出血、脑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及发展为子痫。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8~10分36例,5~7分6例,经处理全部恢复正常。42例孕妇经治疗及规范化整体护理均康复出院。

    3讨论

    子痫前期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种,可分为轻度和重度,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外周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全身各组织器官因血流灌注减少、缺血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出现心、脑、肾、肝等多系统的功能减退[2],一旦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就会危及生命。因此专科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阻断病情的发展,逆转病情达到康复。由于涉及到多器官的损害,因此护理上要求有全局观念,特别强调,对重要脏器的监测。有的孕妇缺乏健康知识,担心孕期用药会导致胎儿畸形,害怕自己有生命危险,而产生情绪紧张、焦虑,因此要重视心理护理。42例患者中有22例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在入院后及时给予正确健康指导,使孕产妇从心理上增强了积极参与治疗疾病的意识,为患者病情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对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强化健康教育、心理、专科等规范化整体护理,才能有效地防止孕产妇子痫的发生及围生儿死亡,达到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4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6.

    [2]刘文娜.妇产科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2.

    [收稿日期:2013-01-11编校:侯小玲/郑英善]

    ↑上一篇:剖宫产疤痕妊娠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浅谈门诊妇科医护患纠纷的危机管理及防范措施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