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对比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563次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属于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最常见为输卵管妊娠,高达95%,该病的患病率约占妊娠的1%左右,与盆腔内炎性反应、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近年来盆腔炎的逐渐增多,宫外孕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1]。宫外孕包括破裂型与未破裂型,未破裂型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而破裂型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是该病临床的防治重点,早期检查措施,尤其影像学检验方法是该病诊断中的重要环节[2]。通过对收治的部分宫外孕患者早期经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入院并经临床探查与病理检查能够确诊的宫外孕患者53例,年龄 22~37岁,平均(28.76±6.13)岁,停经时间34~58 d,平均(42.17±5.8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在治疗前均使用TAS及TVCDS进行检查,具有完整的检查结果,且临床实验室检查尿HCG均呈阳性,停经、下腹部疼痛,伴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典型临床症状。本次试验前,所有患者均已充分的了解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频率3.5 Hz,阴道探头频率7 Hz。所有患者均使用相同的仪器,由同一医师进行检查、诊断。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前膀胱充盈,检查时呈仰卧位,探头位置为患者耻骨上方,经腹部对子宫、附件区、盆腔进行多切面多角度的扫查,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回声、附件区包块、有无盆腔、腹腔积液等情况,并对检查结果予以记录。然后,经阴道超声检查前患者排空膀胱,呈截石位,探头表面涂消毒耦合剂后再套一次性避孕套,探头置于阴道内进行多切面多角度的扫查,重点观察宫内有无假孕囊,卵巢是否合并卵巢囊肿,有无附件区包块、其位置、大小、形态、血流,是否有胎芽及心血管搏动,与子宫、卵巢关系,对检查结果予以记录。

    1.3 观察指标:两种超声检查方法需检查内容包括:患者子宫位置、体积,卵巢情况,内膜厚度,附件区包块情况(形状、位置、回声强度、与卵巢关系等),盆腔积液情况,卵黄囊、胎心及胚芽等情况;对根据检查情况作出的早期诊断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声图像表现:①二维超声表现:子宫体积正常或者增大,内膜增厚,宫腔内未探及孕囊结构。附件区包块:早期宫外孕(未破裂型)在子宫体一侧可见环状高回声,内见液性暗区,部分可见胎芽及搏动胎心;(破裂型)在附件区可见混合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与卵巢分界不清,部分患者盆腔可见液性暗区。②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附件区包块常有血流信号,部分出现胚芽的患者在其中可探及闪烁心管搏动。

    2.2 两组患者各项检出率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诊断50例,符合率为94.34%;经腹部超声诊断39 例,符合率为73.58%,TVCDS组明显高于TAS组。其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共27例,TVCDS组检出24例,检出率为88.89%, TAS组检出13例,检出率为48.15%,TVCDS组未破裂型宫外孕检出率明显高于TAS组(P<0.01)。且TVCDS组对附件区包块、宫内假孕囊、卵黄囊、胎心及胚芽的检出率分别为 92.45%、43.40%、45.28%、30.19%、28.30%;TAS组对以上观察指标检出率分别为73.58%、16.98%、20.75%、9.43%、 9.4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宫外孕是妇科临床上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其病情早期临床表现不突出,难以察觉,其病情发展较快,后期对患者机体影响及伤害较大,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应用、性传播疾病的不断蔓延以及输卵管疾病与盆腔炎性反应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该病临床发病亦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随着影像学的完善、普及应用与临床早期检查的开展,该病的早期发现率逐渐增高,其致残致死率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早期检查、准确诊断对该病的意义所在[3]。

    临床上对宫外孕患者的早期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既往病史、生化与超声检查相结合,其中超声检查在对病灶定位与定性检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尤其对于早期检出未破裂的包块,能够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或选择微创术式,以减小对患者机体的扰乱和伤害,避免多种后遗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其治疗时间。

    经腹部超声作为传统的常规超声扫查方法一直广泛应用在对盆腹腔疾病的检查、诊断中,可以对下腹部进行横、纵、斜行扫查,能够较全面的显示局部解剖结构,没有绝对禁忌证,但其容易受到肠气、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且分辨率较低,医生常无法分辨出较小的包块而出现漏诊,对宫外孕进行早期诊断帮助较小[4]。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是近年来新研发的一项超声诊断技术,将探头送入阴道内对盆腔情况进行超声扫查,因其在阴道内位于阴道穹窿、宫颈处,距离盆腔内脏器较近,可以有效的将卵巢、输卵管与子宫的情况及解剖结构清晰的显示出来,且分辨率更高,医师能够从其图像上分辨1~2 cm的微小包块、孕囊,在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上相比经腹部超声具有明显的优势[5]。

    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且对与附件区包块、宫内假孕囊、卵黄囊、胎心及胚芽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宫外孕早期诊断具有更为理想的检出效果,对各分项检出率也均优于腹部超声,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陈 薇,刘朝阳.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的对比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86.

     [2] 钱金花.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11.

    [3] 武永丽,王丽杰.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未破裂型宫外孕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298.

     [4] 沈 琼,王永芳.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监测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2):101.

    [5] 潘雪梅,周 军.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32(23):3137. [收稿日期:2013-09-29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下一篇:三种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