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609次

      功能性子宫出血时一种治疗难度大且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疑难杂症。他是由于女性体内出现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规则出血、经量过多以及经期延长等。功能性子宫出血不仅给女性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影响,更甚者将会危害到女性的生命安全[1]。笔者对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50例,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38~55岁,平均(44.3±5.8)岁,病程为3个月~3年,持续出血时间为2周~3个月。纳入标准:所有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选择都严格按照《2010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标准执行[2]:不规则出血:经量不太多,且经期出现延长,不规律周期;月经过多:月经期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至7d以上,周期规律;不规则出血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出现延长且呈现不规律周期。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即服用米非司酮片,1次/d,25mg/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即患者服用归脾汤,其主要中药成分为:龙眼肉、白术、人参、远志、黄芪、酸枣仁各10g,当归9g,炙甘草6g等,用水煎成药汁后,每天服用1剂,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1.3 疗效评定:所有疗效的判定都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显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异常出血情况出现,在结束治疗之后,经期恢复正常,没有异常;有效:整体治疗中存在少量出血现象,对症治疗可持续完成治疗,在结束治疗之后,经期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头三天没有较为明显的停血或减量情况出现,异常出血现象持续。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为期3个月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5.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现代西医认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疲劳过度、缺乏营养、气候以及环境发生变化等,大脑皮层的神经传递,下丘脑-垂体-腺轴-卵巢轴的调节发生变化以及不健全的激素分泌功能都是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因素,不能正常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子宫内膜周期发生变化,导致了严重性的月经失调[3]。而西医的治病机制为止血、调节周期变化。对无排卵型病症采取加快排卵,排卵性患者则加快黄体功能的恢复。中医则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症状为经血不规律流出,因此在治疗时就需要研究患者出血的时间、量、颜色、质量和患者全身的症状表现等,并对患者的舌脉、发病时间进行观察,确定其属于虚实还是寒热之症。此外,中医更认为出现此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肾气未充,血海不稳固,在治疗上重在补肾,调理才是关键。止血作为治疗当务之急,但由于长时间流血,气血难免出现阴虚,因此中医侧重凉血止血化瘀、补气生津、调理肝脾补益肾脏的治疗方法[4]。综上所述,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时采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西药可弥补中药治疗的不足,中药可调理身体,这样治疗不单大大地缩短了治疗时间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治疗效果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4 参考文献

    [1] 杨 静.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34):110.

    [2] 吴智滢.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初探[J].中医学报,2013,28(3):399.

    [3] 阮燕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23):148.

    [4] 帕提古卡的尔.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2):109.

    [收稿日期:2013-11-17 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2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超声影像在盆腔炎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