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乳腺疾病运用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06  浏览次数:677次

    乳腺肿块一般是因乳腺组织的构成出现变化,而引起内部出现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很多乳腺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对乳房肿块进行检查时,最主要的是鉴别肿块的良恶性。除了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房脂肪坏死、乳房积乳囊肿等表现的肿块均属于良性病变,可通过反射区按摩和穴位实施治疗[1]。现在表现的肿块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乳头伤口受到细菌的感染、囊肿、危险囊性乳腺病,这类疾病属于不会扩散的良性疾病[2]。如激素出现异常,那么患者即患有恶性肿瘤。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对乳腺实施健康体检的3 60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查。

    1.2乳房检查方法:受检者将双侧乳房、颈部、腋窝、锁骨上区以及上肢成分的显露出来,对两侧乳房进行视诊,看两侧是否对策,乳房轮廓、外形是否正常,皮肤表面有无溃烂、挛缩等异常现象,乳头有无异常表现,之后对乳房实施叩诊,查看有无肿块,如存在肿块,主义肿块的数量、位置、质地、大小、性状以及肿块与周围皮肤组织的关系,腋窝淋巴结有无异常等。

    1.2.1乳腺超声检查:在暗室的环境下进行检查,但进行检查前要对乳房进行触诊,对具体的病变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患者平卧在检查床上,如有必要可让患者侧卧于检查床上,患者要将检查一侧的上肢高举过头。将耦合剂均匀的涂抹在乳房上,探头与如乳房密切的接触,但是不可用力过度。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及腺体组织的厚度等,对机器接收深度进行调整,同时调节机器的增益、影像的对比度,最终将图像的质量调整到最利于检查的状态,切面主要走形为从乳头开始沿着乳管长轴的方向走形,为放射状,以此为外上、外下、内下以及内上四个象限实施扫描,最后对腋窝等部位进行扫描,没个部位都要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描,如果检查到病变的位置,应进行仔细观察,记录病变的大小、数目、边界、形状以及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等。

    1.2.2近红外线扫描:检查环境为暗室或者只有8 W照明亮度的房间内实施。进行检查的人员应注意不可再月经期、哺乳期以及妊娠期,当月经干净后的7~10 d即可实施检查,患者距离摄像机约0.5 cm,将双乳充分暴露出来,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略微向前倾,使探头的冷光源与乳房表现下方进行密切接触,对摄像机的广源强度以及光圈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调节屏幕图像的亮度,直至将监视器屏幕上的图像调节到最佳的状态。

    2结果

    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超声诊断共有300例患者存在结节,检出率8.3%,近红外线诊断165例存在良性病变,检出率为4.6%;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对乳腺进行检查时,近红外线检查主要是运用人体血红蛋白对红外线吸收程度的不同,通过CCD采集,对计算机所得的图像进行处理。乳腺表现为恶性肿瘤时,其代谢会有所加快,局部的血液运行不断的加快,其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会有所增多,表现出肿块灰度、肿块的关系以及与周围血管的情况,这既可以作为诊断乳腺疾病的标准[3-4]。但是出于哺乳期、妊娠期以及月经期的女性,乳腺内的腺体相对密集,无法明确病变的部位,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乳腺超声可以弥补近红外线影像的不足,尤其是对乳腺囊性变以及实性肿瘤的区分中,需要认真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内部结构等,以上这些超声显示的效果更佳号,但是毕竟是一项检查手法,有不一定的不足,容易将腺体内的微小肿块遗漏,而且超声受到操作医生手法、熟练等条件的限制[5]。

    本文作者通过对自身工作多年工作的总结,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具体影像学表现如下:①乳腺小叶增生:主要为女性,多见于年龄在31~50岁之间的女性,而且是女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弥漫性增生。出现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紊乱或者是被动的接受雌激素等引起变化[6]。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的乳房肿胀、疼痛,大多数女性在月经期前疼痛显著,组织相对较硬,腺体增厚,边界显示不清,但是没有与皮肤黏膜或者胸肌黏连的现象。通过实施红外线扫描,能够将斑片状影像灰度不同的显示出来,而且还能够将大片的灰影显示出来,虽然颜色有所不同但并不紊乱;乳腺超声主要表现的是一侧或者两侧的腺体回声增粗、增强,排列有些紊乱,主要表现为爆皮样变化。②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是一种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主要见于21~30岁之间的女性,主要是有由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主要见于外上象限,多为孤立的结节,也可见于双侧或者单侧,主要见于椭圆形或者圆形,大小均有,表面相对光滑,质地较硬,边界清晰,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物粘连[7]。③乳腺囊肿:主要是小叶的乳腺导管末端膨胀,这主要是因乳腺腺管或者腺上皮增生,有些患者由于乳汁淤积。超市显示的相对较轻,声像图显示出边界较为清晰,肿块内整齐、无声波、光滑而且壁较薄,具有一定的囊性壁,能够见到散在的弱光点。④乳腺脂肪瘤:为良性的软组织肿瘤,这是属于脂肪分布相对较多的位置,能够人体的脂肪代谢有一定的关系,因乳腺组织的密度与其基本一致,红外线主要表现为片状的灰影,这需要与临床医生的触诊相配合。⑤乳腺癌:乳腺癌是现今女性最多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绝经期的女性多见,女性激素出现紊乱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悲伤过度,精神抑郁等。通过B超检查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乳腺癌主要表现为边缘不规则,表现为针状、角状以及小叶状突起的特征[8]。

    综上所述,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和优势,每种乳腺疾病都有各自的适应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但是相比较而言,两种方法对人体来说安全性较高,对人体的损害较小,诊断速度较快,对患者来说经济实惠等。相比较而言,超声检查的阳性了更高,特别适合用于基层生殖健康普查中的应用。

    4参考文献

    [1]刁文华.乳腺癌的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1,24(20):548.

    [2]董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22(9):61.

    [3]王永昊,李金锋.超声与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人民军医,2009,30(9):438.

    [4]徐争,杨丽春.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0(2):728.

    [5]陈晨,王蔚蔚.超声引导下的Encor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5(16):429.

    [6]侯新燕,武文,简文豪,矫健,焦冰.超声对囊实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34(8):729.

    [7]康姝,王学梅,耿晶.高频超声显示乳腺微小钙化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40(1):946.

    [8]张芹,胡滨,胡兵.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33(2):558.

     

    ↑上一篇:阴道超声在妇科急症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