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早期干预脐血流S/D值增高改善围生儿预后

    发表时间:2014-03-07  浏览次数:694次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围生儿预后日益受到重视。我院从2004年对在门诊产检的孕妇26周以后常规进行脐血流监测。脐血流监测已成为围产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结果表明脐血流监测对判断是否存在胎儿生长受限,是否有妊高征发生的倾向,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有一定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比较100例脐血流S/D值增高(两次或两次以上)治疗与未治疗者其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围生儿预后的不同,发现脐血流S/D值增高(两次或两次以上)未治疗或未早期治疗其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对脐血流S/D值增高(两次或两次以上)者应引起产科医生的重视,早期积极治疗,降低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以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2013年对在门诊产检的孕妇26周以后常规进行脐血流监测,回顾性分析100例脐血流S/D增高者,对于其中给予早期积极治疗的50例和未给予治疗的50例进行跟踪随访对比观察,发现治疗与未治疗者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不同。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妊娠并发症等方面无差异。

    1.2方法

    1.2.1监测脐血流的方法:孕妇休息15 min于检查台取平卧位或左侧15度。查清胎位,确定胎儿腹侧面及肢体,在相对区域涂耦合剂,当听到脐动脉血流时,在此位置仔细调整超声探头的方向及角度,在胎儿肢体侧探测胎儿脐A血流,当取得3~5个连续稳定标准波形后冻结图像,由内置软件自动计算S/D比值,RI,PI等值。如果探测不到脐A血流可借助B超定位。不同孕周有对应的不同的脐血流S/D比值,由内置软件自动计算,超过S/D正常值者即为S/D值增高。

    1.2.2脐血流S/D值增高治疗方法:积极寻找病因、补充营养、改善胎盘循环,加强监测、适时终止妊娠。左侧卧位,吸氧,静脉滴注林格液1 000 ml。丹参能促进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于维持胎盘功能,可静脉滴注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4 ml,连用7~10 d。脐血流S/D增高者预示胎儿生长受限,结合B超可静脉滴注氨基酸,能量合剂,隔日静脉滴注脂肪乳注射液250~500 ml,连用10~14 d。医嘱加强营养,可同时口服氨基酸片,叶酸片。在上述积极治疗的同时均须严密监测胎心,行胎心监护,复查脐血流,直至S/D值正常门诊随诊至分娩。

    2结果

    脐血流S/D值增高者(两次或两次以上)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其围产儿预后明显优于未治疗者。围产儿预后判断标准:围产儿预后不良程度根据:①新生儿Apgar评分<7分;②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③羊水污染二度以上或羊水少。这三项指标中有一项为轻度,有两项为中度,有三项为重度。

    3讨论

    正常妊娠时,随着孕周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随之增加,三级绒毛及其中的细小动脉数目增多,致使胎盘血管阻抗逐渐降低,S/D值和RI值也随之下降。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孕妇S/D值反复增高,甚至个别孕妇28周开始反复增高。脐血流S/D值增高的孕妇预示胎儿生长受限,预示胎儿宫内缺氧,要高度重视,早期积极治疗,妊娠32周前治疗效果优于36周后治疗者。妊娠晚期脐动脉S/D比值通常<3为正常值,脐血流S/D比值升高时也应考虑有FGR的可能[1]。因为FGR孕妇的胎盘绒毛血管分支减少,绒毛间质与血管比增加,绒毛发育迟缓,导致胎盘血流阻力增加,使脐血流S/D值增高,因此,脐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FGR发生有明显关系。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对早发现胎儿生长受限有重要意义。早发现就是为了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FGR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产时宫内缺氧围生儿中50%为FGR,FGR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儿。FGR对远期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监测胎儿脐血流S/D值,对S/D值增高者早期积极治疗对降低FGR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有积极意义。脐血流S/D≥3较S/D<3时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提示S/D值可反映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程度[2]。胎儿的脐血流改变往往早于胎心电子监护或生物物理评分,监测脐血流对产前胎儿宫内安危做出准确判断,积极干预或及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亦有重要意义。围产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产前保健是围产期保健的关健[3]。产前检查监测脐血流,对S/D值增高者高度重视,早期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对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深远影响。

    4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5.

    [2]周养养.彩色多普勒脐血流监测异常7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7):3481.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

     

    ↑上一篇:术前访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整体护理中的效果
    ↓下一篇:阴道超声在妇科急症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