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头位难产53例临床分析及术后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4-04-29  浏览次数:768次

    头位难产是导致产妇异常分娩的常见因素,主要表现为胎头过大或位置异常等,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到产妇顺产,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5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4.3±1.4)岁;初产妇43例,经产妇7例;孕周37~44周,平均(38.2±1.6)周。随机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分析:经过观察分析得出,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胎膜早破:本组53例头位难产产妇中21例出现胎膜早破,占39.6%,临床实践证明,胎膜早破多伴有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因此,可将该症状作为头位难产的提示性症状。②胎头过大及位置异常:胎头过大及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首要因素,尤其是胎头位置异常,该症状包括胎头姿势异常(面、额或前顶先露)与胎头方位异常(内转受阻、高直位等)两种,可造成宫缩乏力、宫颈扩张受阻、胎头下降阻滞等。本组共27例产妇出现胎头过大及位置异常。③宫缩乏力:头位难产造成的宫缩乏力可分为原发性宫缩乏力与继发性宫缩乏力两种,其中原发性宫缩乏力多与头盆不称、用药、心理等因素相关,继发性宫缩乏力则多由产程延缓或停滞引起。④宫颈水肿:该症状属于头位难产的常见症状,本组53例头位难产产妇中,11例出现宫颈水肿,占20.75%。⑤产程延长或停滞:该症状在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中均有可能出现,本组53例头位难产产妇中,7例为潜伏期延长,11例为活跃期延长,7例为活跃期停滞,15例为第二产程延长,1例滞产。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及体位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产妇由于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应耐心向产妇讲解,并及时告知产程的进展情况,消除其不安心理。最大程度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通过实际行动让产妇感觉自己是受到重视的,以此消除其恐惧、孤独无助心理。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详细进行解答,避免使用模糊性词语,例如“不知道”等,以提高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②体位护理。在头位难产产程中实施体位护理能够矫正胎位,帮助产妇顺利生产。产妇取侧俯卧位,可有效缓解子宫对腹部血管的压迫,促进胎盘循环,确保氧气供应充足,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另外,特殊体位对异常胎位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这是由于胎儿背部在胎儿重心及羊水 浮力形成偶力作用下,逐渐向产妇腹部移动,胎头枕部随之向阴道方位旋转。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产后舒适度对比:观察组产妇产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分析: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 7.5%(4/53),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8%(14/5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造成头位难产的因素较多,只有正确诊断成因及机理,才能准确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妇顺利分娩,保障母亲与婴儿的安全。头位难产可结合产妇具体产况,选择最佳分娩方式,较为常见的包括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剖宫产术,其中胎头位置严重偏移产妇,建议选择剖宫产术,降低生产风险[3]。由于产妇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能够正确面对生产,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在头位难产产程中实施体位护理能够矫正胎位,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5%(4/5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参考文献

    [1] 高颂英.759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 9(27):97.

    [2] 漆洪波.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2(5):113.

    [3] 王 艳,时 丽,李雪梅.产时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J]. 河南大学学报,2010,11(4):102.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 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情绪的影响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