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清胆红素和尿酸联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2-04-06  浏览次数:519次

      作者:张晓艳,安映红,李明阳  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北京市

      【摘要】目的:研究以血清胆红素与尿酸联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58例(冠心病组),选择同期经过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88例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9例)和多支病变组(83例)三个亚组,检测各组血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总胆红素[(21.43±5.67) μmol/L比(15.51±7.61) μmol/L]、间接胆红素[(19.20±5.37)μmol/L比(12.94±5.63) 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尿酸[(301.55±78.36) μmol/L比(359.73±97.67) μmol/L]、总胆固醇[(4.01±0.74) mmol/L比(5.07±1.87) mmol/L]、甘油三酯[(1.86±1.07) mmol/L比(2.03±2.41) 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0.56) mmol/L比(3.14±1.21) 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且冠心病各亚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均有类似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和/或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相关。

      【关键词】 冠心病,胆红素,尿酸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evaluting coronary artery lesion by serum bilirubin and uric acid (UA). Methods: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a total of 25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were enrolled as CHD group, and another 88 non-CHD subjects were regard as control group. CHD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single-vessel coronary disease group (n=86), double-vessel coronary disease group (n=89) and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group (n=83). Levels of serum UA, bilirubin and blood lipids were measured, compared among analyzed among all groups. 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levels of total bilirubin [(21.43±5.67) μmol/L vs. (15.51±7.61) μmol/L] and indirect bilirubin [(19.20±5.37) μmol/L vs. (12.94±5.63) μmol/L, P<0.05 both],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erum UA [(301.55±78.36) μmol/L vs. (359.73±97.67) μmol/L], total cholesterol [(4.01±0.74) mmol/L vs. (5.07±1.87) mmol/L], triglyceride [(1.86±1.07) mmol/L vs. (2.03±2.41) mmol/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2.42±0.56) mmol/L vs. (3.14±1.21) mmol/L] in CHD group, P<0.05~<0.01. There were simila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ove indicators between each subgroup of CH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0.01). Conclusion: Decreased level of serum bilirubin and/or increased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are related to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Bilirubin;Uric acid

      一般认为,冠心病(CH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高胆固醇血症、吸烟、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等有关,但仍有高达30%~35%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血清胆红素、尿酸(UA)在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CHD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但目前关于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UA和胆红素是否相关的临床资料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冠脉造影对CHD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并分组,测定血清胆红素、UA含量,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探讨胆红素、UA在CHD发病中的作用和预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疑似CHD而入我院高干科、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346例,年龄30~83,(62.0±12.1)岁。其中男231例,女115例。排除:肝胆系统疾病,贫血及溶血,严重心衰,严重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痛风,急、慢性感染或肿瘤及免疫性疾病,正在服用利胆药、利尿剂及影响UA药物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胆红素、UA及生化指标的检测:均空腹12h以上,于清晨平卧位抽取肘正中静脉血5ml,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计算间接胆红素(IBIL)。同时测定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所有标本分析监测过程均符合实验室质控标准。

      1.2.2 冠状动脉造影与分组: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产的Arulla 1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冠脉动脉造影指南,按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标准: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中至少1支血管狭窄程度≥50%。研究对象被分为对照组(88例)和冠心病组(258例),其中冠心病组又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9例)和多支病变组(83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多组间差异分析用ANOVA 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其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资料的比较

      经卡方检验,冠心病各组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史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胆红素、UA及血脂水平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及各亚组血清TBIL、I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UA、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而其余参数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表2 各组血清胆红素、血脂及尿酸水平比较

      3 讨 论

      胆红素是血红素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与白蛋白结合极易与自由基反应,能清除自由基,参与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机制,是人体内一种内源性抗氧化的生物还原剂,其在生理氧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E强。1994年,Schwertner等[3]首次将血清胆红素降低与CHD的危险性增加联系起来,并提出低血清胆红素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经多因素分析并对已知的CHD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随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发生缺血性心脏病事件的危险性逐步降低。有报道认为,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脂质和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从而减少了动脉损伤及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少CHD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机会[4,5]。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50%,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性增加47%[2]。本研究显示,冠心病组血清TBIL及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冠脉病变范围增加而降低,而且胆红素水平越低,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表明低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胆红素有降低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的作用。可以认为在生理浓度下,较高水平的血清胆红素对降低CAD的风险是有益的。

      已有临床研究结果证实UA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如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NHANES)Ⅲ结果显示,血清UA水平>357.0 mmol/L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6]。Bickle等[7]在一组101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人群中研究血清UA与预后的关系,随访2.2年,结果表明,血清UA水平升高是CHD总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UA水平的升高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并使氧自由基增加,从而引起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8]。也有报道指出,人类动脉硬化斑块中有较高含量的UA。UA水平在血中升高后会出现尿酸盐结晶,而后者沉积于动脉壁导致动脉内膜损伤而引起动脉硬化,说明UA在动脉硬化形成中有直接作用[9]。本研究显示,随着冠脉病变范围的逐步增大,UA 水平呈现逐渐增高的变化趋势,提示UA 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较可靠的指标。

      总之,本研究表明血清UA水平的升高和/或胆红素水平的降低在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为此,临床上对胆红素水平降低及UA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进行早期干预。血胆红素、血UA含量测定还可作为反映CHD患者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情况的生化指标,有助于CHD的防治。

      【参考文献】

      [1]Sinan Deveci O, Kabakci G, Okutucu 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Int J Clin Pract, 2010, 64(7): 900-907.

      [2] Schwertner HA. Association of smoking and low serum bilirubin antioxidant concentrations[J]. Atherosclerosis, 1998, 136(2):383-387.

      [3] Schwertner HA, Jackson WG, Tolan G.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Clin Chem, 1994, 40(1):18-23.

      [4] Wu TW, Wu J, Li RK, et a1. Albumin-bound bilirubins protect human ventricular myocytes against oxyradical damage[J]. Biochem Cell Biol, 1991, 69 (10-11): 683-688.

      [5]方 勇,陈千生,董国勇,等.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4):391-393.

      [6] Waddington C. Elevated uric acid can raise risk for CHD[J]. Cardiol Today, 1999, 2 (1): 15.

      [7] Bickle C, Rupprecht HJ, Blankenberg S, et al. 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i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prov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J Cardiol, 2002, 89(1): 12-17.

      [8]卜令同,吴 桥,江荣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3):257-259.

      [9] Brodov Y, Chouraqui P, Goldenberg I, et al.Serum uric acid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Cardiology, 2009, 114(4): 300-305

    ↑上一篇: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下一篇: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0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