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第一恒磨牙早失及矫治32例体会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671次

    作者:管永昱,李言超,李明东

    【关键词】  第一恒磨牙

      由于儿童自我保健能力差和第一恒磨牙萌出早的原因,第一恒磨牙往往早期严重龋坏,失去功能且修复困难。第二恒磨牙在适宜的时机可通过矫治替代第一恒磨牙,恢复咬合及功能。笔者近年接治此类患儿32例,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患儿均为门诊接诊的患儿,年龄8~14岁;其中8岁3例,9岁7例,10岁11例,11岁6例,12岁3例,13岁1例,14岁1例;男13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1.46。下颌29例,上颌3例,均为第一恒磨牙严重龋坏,致使牙体损坏,失去功能,经修复失败或不能修复者。      1.2 治疗方法 首先经X线片确定第二恒磨牙存在并开始发育,确定拔牙时机,拔除患牙。其后每月复诊,在第二恒磨牙萌出后转正畸科进行矫治,诱导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替代第一恒磨牙。      2 结果

      32例病人中,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替代第一恒磨牙,完全恢复与第二双尖牙接触点并恢复咬合,无嵌塞,无倾斜21例,其中未经矫治自行取代第一恒磨牙位置者6例;稍有前倾,功能及接触良好,无嵌塞者5例;前倾但有接触点,嵌塞食物者4例;与第二双尖牙有间隙,未能恢复接触,需修复治疗者2例。矫治过程中发生龋坏者8例,3例严重龋坏,1例拔除第二恒磨牙残根。      3 讨论

      第一恒磨牙早失主要原因是因为患儿自我保健意识差,同时因萌出早,窝沟多而深,并且儿童饮食偏于甜食和粘性食品,乳酸类食品多,加之部分家长重视不足,认为儿童的牙齿都将被替换,尤其是农村儿童,易于造成第一恒磨牙毁损严重,修复困难,失去功能,并可造成对颌牙伸长或邻牙移位。      为了能使第二恒磨牙代替第一恒磨牙,第一恒磨牙拔除的时机一般选择在8~10岁。此时期第二恒磨牙的牙冠刚形成,牙胚低于第一恒磨牙颈线水平,如果第一恒磨牙被拔除,第二恒磨牙可近中移位,替代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萌出 [1]  。本组病例中6例未经矫治者第二恒磨牙自动前移取代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萌出,8~9岁5例,11岁1例,而矫治的困难却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从本组患儿看,如果患儿能坚持复诊,持续性矫治均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患儿不能坚持复诊,部分病人在达到一定的效果后自感满意,放弃治疗甚至自行拆除。有人用正轴带环加橡皮圈加力牵引的方法,用于13~17岁的患者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替代第一恒磨牙,取得良好效果 [2]  。      矫治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醒患儿及家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由于带环包围在牙冠的表面,清洁困难,少数患儿未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易于发生环行龋,严重者难以修复。也有部分病人院外自行加力,影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文玲英,杨富生.临床儿童口腔外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237.      2 陈玉祥,熊万春.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的一种方法.口腔正畸学杂志,1999,2:66.

      作者单位: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上一篇:PCNA、p53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96例治疗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