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8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18 浏览次数:688次
作者:胡庆 金辉喜 傅豫川
【关键词】 唇腭裂
唇腭裂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为1/1000~1/2000,有种族差异及地区差异。本文收集1994-2003年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住院手术的唇腭裂患者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手术的4758例患者的病历,分类标准参照临床Ⅲ度分类法,调查内容包括:诊断、性别、年龄、胎次、家族史、孕期前3个月有无患病、服药等。结果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4 758例病例中,男3347例,女1 411例。左侧1 760例,右侧932例,双侧806例,左:右为1.89∶1,正中唇裂5例。前5年(1994~1998)单纯唇裂327例,唇裂伴腭裂998例,单纯腭裂413例,男∶女=2.61∶1。后5年(1999~2003年)单纯唇裂604例,唇裂伴腭裂1 745例,单纯腭裂671例。男∶女=2.25∶1。有家族遗传背景364例(7.65%),一、二、三级亲属分别为207例、84例、73例。患儿母亲在妊娠12周内,感冒610例,上呼吸道感染172例,其他159例,用药者498例。第1、2、3胎次分别占66.04%、25.57%、5.63%,第4胎以上占2.96%。乡镇人口4 116例,占86.5%,城市人口642例,占13.5%。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1) 性别比例中后5年男女比为2.25∶1,与前5年2.61∶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4.85,P<0.05),提示近年来唇腭裂发病中女性患者增多。2) 前后5年唇裂、唇裂伴腭裂、腭裂三者间作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近十年间唇腭裂的发病趋势未有明显改变。
3.2 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史者占7.65%,略低于盛汉平等[1]报道的8.1%。本资料中1、2、3级亲属发病率依次为4.35%、 1.77%、 1.53%,符合亲属关系愈近发病率愈高的规律。从本资料看,作者认为遗传因素的作用在降低.近来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唇腭裂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表明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作用加大。2)环境因素:(1)药物影响。妊娠3个月内用药包括消炎药类、激素类等。后5年用药比前5年有较多下降,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3.91,P<0.05)。(2)患病情况 感冒占总患病数的83.10%,与陈伟良[3]报道的85.84%接近。多数学者认为孕期的病毒感染是唇腭裂发病的高危因素[1]。本组资料中,伴发畸形者188例,占3.95%,高于赵志荣等[4]报道的1.10%,但普遍低于其他国内外报道,原因可能与病历记录或临床检查有关。
参考文献
[1] 盛汉平,胡静,邹淑娟.2 531例先天性唇腭裂畸形特征与发病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1999,19(4)∶198-199
[2] 陈树华,陈江,何力 ,等.福建省唇腭裂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1)∶33-35
[3] 陈伟良,陈光晔,任材年,等.1 524例先天性唇腭裂的临床分类和发病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1996,12(1)∶20-22
[4] 赵志荣,石冰,王大章,等.2 447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3,13(1)∶40-43
作者简介 胡庆(1972~ ),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