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舌三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47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27  浏览次数:597次

        作者:李骁飞 邢锐 高霞   (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青岛  266042)    【关键词】  假性球麻痹;针灸疗法;舌三针

        假性球麻痹又叫假性延髓麻痹,是由双侧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现代医学无特效疗法。2002~2005年,我们采用舌三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47例,并与常规体穴治疗3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5例均为我院神经科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52~83岁;病程12 h~15日。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6~79岁;病程8 h~12日。2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确定诊断。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诊断标准参照石氏标准[2]确定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患者平卧张口,左手以压舌板将舌抵上腭,右手持针快速点刺金津、玉液、舌謇、舌柱等穴,出血后快速出针,出血量2~3 ml,每次2~3穴。针刺上廉泉,向舌根方向刺入1~1.5寸,以局部感觉酸胀,或可向舌根、咽喉部扩散为宜。向舌根方向斜刺入1~1.5寸,使针感达舌尖,舌根有发麻感觉,留针30 min,每隔10 min刮针得气,不提插捻转。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取穴:风池、翳风、丰隆、通里、三阴交。风池、翳风用补法;丰隆用泻法;通里、三阴交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3]  治愈:发音清晰,语言流利,吞咽功能恢复正常,能顺利进水及流质饮食,呛咳消失;显效:发音基本清晰,语言欠流利,吞咽功能基本恢复,饮水过快时偶有呛咳;无效:构音及吞咽障碍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  结  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体  会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病变时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风痱、舌喑等范畴。急性期病机为风、痰、气、血壅塞于喉,郁闭脉络。舌三针中的上廉泉又名舌本,为任脉经气所发,是任脉与阴维脉交会之处,与舌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4]。《素问?刺疟论》:“舌下两脉者,廉泉穴也。”《医经理解》:“廉泉,舌根下之两廉出泉脉也,又曰足少阴舌下各一,则廉泉非一穴也。”[5] 靳瑞认为,上廉泉的两侧也应归属于其组成部分。因此上廉泉加左右两穴组成“舌三针”。深刺“舌三针”可以刺激舌肌、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配合局部的金津、玉液、舌謇、舌柱等点刺放血可祛风豁痰,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假性球麻痹越早治疗越好,如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则疗效更佳[3]。临床观察表明,舌三针治疗假性球麻痹见效快、痛苦小、费用低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蒋戈利,石学敏,张存生,等.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天津医药,1992,20(3):168171

        3  吴清明,刘未艾,黄听军,等.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55例临床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4):4547

        4  刘炎.中华特奇效穴精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89

        5  袁青.中风后遗症靳三针特效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1

    ↑上一篇:甲硝唑漱口治疗牙周炎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TZ-3Y-E粉体的烧结及力学性能实验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