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0-03-17  浏览次数:616次

    作者:郭雪松,田雨    作者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整形外科 山西 太原 030013     【摘要】  目的 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对49例单侧唇裂患儿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术后7 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关键词】  唇裂; 唇裂修复术; 临床效果

         Appl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uaxi unilateral cleft lip repair  GUO Xue-song, TIAN Yu. (Dept. of Reparative Surgery, Children′s Hospital of Shanxi, Taiyuan 03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uaxi unilateral cleft lip repair. Methods  Huaxi unilateral cleft lip repair was applied for the repair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in 49 cases. The operations were conduc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s and the secondary nasal deformities were corre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Skin flaps near the floor of nose were necrosis partly in 2 cases. 47 cases showed wound healing well. In dynamic and static state, the effects of the operations we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Huaxi unilateral cleft lip repair is feasible for unilateral cleft lip repair.

        [Key words]  cleft lip; cheiloplasty; clinical effect

        唇裂是常见的先天畸形,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为了达到更好的整复效果,学者们不断地改进手术方法。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是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石冰教授通过研究唇裂手术的几何学原理而提出的一种单侧唇裂修复方法[1]。山西省儿童医院整形外科的医生采用此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患儿49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把体会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5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整形外科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修复的单侧唇裂患儿49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3.5个月~1.5岁,平均年龄4.75个月;其中单侧不完全性唇裂3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18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定点  人中切迹点定为点1,健侧唇峰定为点2,沿健侧红唇皮肤交界处点1外侧,并使其距人中切迹的距离等于点1至点2的距离处定为点3(健侧裂隙缘唇峰点),患侧红唇皮肤交界明显变窄和消失处定为点4(患侧唇峰点),并视健、

        患侧唇高的差距情况适当将点4向外侧移动,直至健、患侧唇高相等,鼻小柱根部中点为点5,连接点2和点3过1点作点2、3连线的垂线,垂线与健侧人中嵴交点定为点6(图1)。图 1  切口设计示意图Fig 1  Delineation of incisal design

        1.2.2  手术操作要点  沿图1所示切口线切开点5至点3的连线及红白唇交界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口轮匝肌浅面。沿裂隙缘脱套式分离口轮匝肌,切断口轮匝肌在鼻小柱基部和患侧鼻翼外侧脚的异常附着。修剪皮肤及红唇,根据健患侧唇高差距适当切开点5至点6,调整健侧唇高。丝线重叠缝合口轮匝肌,6-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皮肤、红唇和上唇黏膜。

        前鼻孔成形的方法:切断口轮匝肌在鼻小柱基部和患侧鼻翼外侧脚的异常附着,沿鼻小柱软骨及鼻翼软骨表面作分离,解除软骨与皮肤的粘连,并根据鼻畸形的严重程度调整分离的范围。使软骨支架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恢复到正常位置。根据情况用可吸收缝线悬吊缝合鼻小柱和鼻翼。

        1.3  效果评价

        术后7 d由医师对患儿的唇高、上唇形态、红唇形态、鼻形态、伤口愈合情况和瘢痕大小以及整体效果等进行评价。

        2  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唇裂修复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整体效果的评价结果见表1。从表1结果可见,各项内容整复效果的理想率为80%~94%,整体效果理想率为90%。 

        3  讨论

        先天性唇裂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而单侧唇裂的发病率是双侧唇裂的6倍,手术修复是治疗先天性唇裂的唯一方法。对单侧唇裂手术治疗经各国专家几十年的努力已由最初的直线缝合发展到近代矩形瓣修复术、三角瓣修复术和旋转推进瓣修复术等方法[2],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上述各种方法由于设计上的缺陷以及术者操作水平的影响,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

        石冰教授在总结旋转推进法(Millard)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唇裂手术设计的几何学基础,提出了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该术式有以下优点:1)定点明确、简便易掌握。国际上对1、2、3和4点的设计基本相同,但对于鼻小柱基部点的设计则是各不相同。华西法将鼻小柱基部点定为过1点的2、3点连线的垂线与健侧人中嵴的相交点,而改变了Millard提出的“刀随感觉走”的无明确鼻小柱基部定点方法的手术设计。2)口轮匝肌脱套式分离技术的应用减轻了上唇各层组织的张力,使皮肤、肌肉和口腔黏膜3层组织梯度旋转下降,同时实现了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3)唇裂修复的同时对鼻畸形进行初期整复。脱套式解剖口轮匝肌并切断口轮匝肌的异常附丽,可以使前鼻孔形态得到较好的恢复并明显改善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状况。

        本研究49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鼻底皮瓣部分坏死,笔者认为这与术者操作不熟练,分离皮瓣较薄,缝合较密有关。后经改正后未再发生鼻底皮瓣部分坏死。

        总之,当今的唇裂治疗,没有哪一种外科手术方法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但是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的精细化、个性化特点使唇裂修复术后的动态和静态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 石 冰. 唇腭裂修复外科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150-164.

        [2] 宋儒耀. 美容整形外科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0:263-265.

     

     

    ↑上一篇:甘肃省城乡中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
    ↓下一篇:青少年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同生长型的颌骨旋转类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