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口腔扁平苔藓的流行病学调查

    发表时间:2010-07-26  浏览次数:628次

      作者:马哲 王洁 董福生 刘莉 武明轩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7

      【摘要】 目的 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在河北省的患病和分布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年龄组,各组调查792人,男女比为1∶1,共调查1 584人。结果 河北省被调查人群中OLP的患病率为0.82%,略高于我国“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河北省各种口腔黏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LP是目前口腔黏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多见病,排列第2位。OLP好发于颊部,其患病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无城乡差异。结论 OLP在河北省人群中仍属于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患病率;流行病学

      目前,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被认为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1〕。然而,具体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2〕。有报道认为OLP的发病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引起患者免疫功能失调〔3,4〕;也有报道认为OLP的发病与上皮细胞凋亡异常有关〔5〕。据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OLP的发病率为0.11%~4%,癌变率为0.14%~3.17%〔6〕。OLD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7〕。且病程慢性迁延,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OLP的诊断与治疗一直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河北省OLD的发病情况、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争取为寻找到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包括2个年龄组,分别为35~44岁、65~74岁城乡人群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到调查之月在当地居住达6个月以上的人)。

      1.2 抽样设计 依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遵循经济而有效的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样本估计总体。本次调查的抽样设计,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由流调领导小组和调查小组负责抽取市(县)级单位、街道(乡镇)级单位、居委会(村)以及各年龄组的受检者。本次调查的两个年龄组的样本共来自36个调查点,即36个居委会(村)。

      1.2.1 样本量 根据测算确定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 440人。即抽取3个市和3个县,每个市(县)抽取3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每个年龄组抽取(20)人(男女各半)。每个年龄组共检查720人。为保证足够的有效样本量,避免因故不能检查或出现废卷,抽样时每个调查点每个年龄组增加了10%的样本量,即抽取22人。故实际应完成样本量为1 584人。

      1.2.2 抽样过程 第一阶段抽取市(县),第二阶段抽取街道(乡镇),第三阶段抽取居委会(村),第四阶段抽取各年龄组的受检者。

      1.3 流衍病学调查方法

      1.3.1 调查项目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口内和口周黏膜及软组织患口腔黏膜疾病情况(包括发病部位)。共获有效调查表1 578份(6份无效调查表)。

      1.3.2 诊断标准 本次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牙防组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

      1.3.3 质量控制 调查前统一诊断标准;由特定的口腔黏膜病专业医师负责完成全部的临床调查,并且由高年资口腔医师负责质量监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患病率与构成比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种口腔黏膜疾病的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 见表1。河北省OLP患病率95%可信区间为0.38%~1.26%。

      表1 口腔黏膜疾病的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略)

      2.2 各种口腔黏膜疾病构成比 见表2。各种黏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龄组OLP患病率 见表3。两个年龄组OLP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口腔黏膜疾病构成比(略)

      χ2=61.556,P=0.000<0.05

      表3 不同年龄组OLP患病率(略)

      χ2=3.818,P=0.051>0.05

      2.4 不同性别组OLP患病率 见表4。不同性别组OLP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

      表4 不同性别组OLP患病率(略)

      χ2=0.085,P=0.770>0.05

      2.5 城市、乡镇OLP患病率 OLP患病率城市组为1.02%,乡镇组为0.63%,两组间比较χ2=0.745,P=0.388>0.05,城市组与乡镇组OLP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2.6 13名患OLP者中,病变发生在颊黏膜的有12例,病变发生在唇黏膜的有1例。

      3 讨论

      口腔黏膜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主要分为两种方式:①从总人口中选取一定的人群作为样本;②以口腔门诊病人为样本〔8,9〕。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前一种方式。

      OLP的患病率各地报道不尽完全相同。Pindborg等〔10〕在印度的三个地区调查OLP患病率为0.1%~1.5%。Axell〔11〕报道在瑞典两个地区OLP患病率为1.85%。我国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对北京、西安,武汉、成都、上海、山西等地调查,OLP的患病率为0.51%〔12〕。据国内外一些公开发表的调查资料显示,OLP的发病率为0.11%~4%,癌变率为0.14%~3.17%〔6〕。本次调查河北省OLP的患病率,略高于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的调查结果,认为河北省OLP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0.38%~1.26%,与上述的报道较为符合。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本次调查显示河北省各种口腔黏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口腔溃疡患病率(1.77%)最高,OLP患病率(0.82%)次之,排在第2位,与唐国瑶报道相符合。唐国瑶对2 429例黏膜病初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OLP占16.3%(395/2 429),仅次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18.7%(454/2 429),居初诊患者的第2位〔13〕。许国祺等〔14〕在《上海地区18 769人口腔黏膜疾病的调查》中发现白斑在口腔9种常见黏膜病中占首位。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口腔溃疡、OLP患病率超过口腔白斑,与许国祺报道存在差异。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白斑的诊断标准不同。许国祺等当时用的是我国1978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而本次调查使用的是1996年新发表的诊断标准。②被调查人群年龄、性别构成比不同。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加之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自我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另外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OLP是口腔黏膜病中仅次于口腔溃疡的常见病,因此我们应对OLP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及必要的健康保健,包括去除刺激因素、检查免疫状况、积极治疗等。

      OLP好发于中年人,但从十几岁到80岁都可发病〔12〕。朱丽红等〔15〕研究OLP的流行病学表明,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Axell等〔11〕报道,OLP高发于65~74岁及55~64岁年龄组的被调查人群。本次调查结果虽然显示35~44岁和65~74岁两个年龄组OLP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可以看到OLP患病率具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OLP男女都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1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组OLP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与上述报道不同。笔者认为可能与年龄组的选择有关。本次调查对象为35~44岁和65~74岁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居民,未对45~64岁年龄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而该年龄段正是唐国瑶等研究表明女性高发OLP的年龄段。要确定本病与性别的关系,还需作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城市组与乡镇组OLP患病率无显著差异,表明城乡间的差别与该病的发生相关性不强。OLP的黏膜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87.5%的病损多发于颊部,其次为舌、龈、唇、腭、口底等处〔12,17〕。Axell等〔16〕报道,92%OLP黏膜病损多发于颊部,本次调查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Dissemond J.Oral lichen planus:an overview〔J〕.J Dermatolog Treat,2004;15(3):136-40.

      2 Sugerman PB,Savage NW,Walsh LJ,et al.The pathogenesis of oral lichen planus〔J〕.Crit Rev Oral Biol Med,2002;13(4):350-65.

      3 Carrzzo M,Pellicano R.Lichen plan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an updated critical review〔J〕.Minerva Gastroenterol Dietol,2008;54(1):65-74.

      4 Nagao Y,Myoken Y,Katayama K,et al.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oral lichen planus among HCV-infected inhabitants in a town in Hiroshima prefecture in Japans from 2000 to 2003〔J〕.Oncol Rep,2007;18(5):1177-81.

      5 陈作良,邓冠红,陈宏柏,等.转化生长因子β1及Smad7蛋白表达在口腔扁平苔藓上皮细胞中的作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2):95-8.

      6 林 梅.口腔扁平苔藓临术疗效研究中心问题及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105-7.

      7 李秉琦,周曾同,刘宏伟,等.口腔黏膜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4.

      8 Hogewind WFC,van der Wall I.Prevalence study of oral leukoplakia in a selected population of 1000 patients from the Netherlands〔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1988;16(5):302-5.

      9 Ba'no'cyz J,Rigo' O.Prevalence study of oral precancerous lesions within a complex screening system in Hungary〔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1991;19(5):265-7.

      10 Pindborg JJ,Mehta FS,Daftary DK,et al.Prevalence of oral lichen planus among 7639 Indian villagers in Kerala,South India〔J〕.Acta Dermato Venereologica,1972;52(3):216-20.

      11 Axell T.A prevalence study of oral mucosal lesions in an adult Swedish population〔J〕.Odontol Revy,1976;27(36):101-3.

      12 李秉琦,陈汉正,陈谦明,等.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5-6.

      13 唐国瑶,周曾同.口腔黏膜病临床流行IV.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11):697-9.

      14 许国祺.上海地区18 769人口腔黏膜疾病的调查报告〔J〕.口腔医学,1981;1(1):26.

      15 朱丽红,秦念红,邹韵秋,等.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2;2(1):18-9.

      16 Axell T,Rundquist L.Oral lichen planus-a demographic study〔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1987;15(1):52-6.

      17 章金鹤,周曾同.口腔扁平苔藓724例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11):669-71.

    ↑上一篇: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下一篇:固定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口腔保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