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地塞米松注射液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9-17  浏览次数:594次

      作者:王引顺 张斌贝 作者单位:1 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041000) 2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摘要】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注射液在阻生齿拔除术中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在116例患者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注射完麻药后将2 mL麻药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注射于阻生齿颊侧及磨牙后三角软组织内,而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拔除阻生齿后疼痛、肿胀、张口度等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应用于阻生齿拔除术中方法简便、无副作用、便于临床应用,是一种很好地避免阻生齿拔除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关键词】 地塞米松;下颌阻生齿;拔除术

      下颌第三磨牙常因其周围组织存在阻力而不能萌至正常的咬牙合位置,其并发症远较其他牙齿多,可诱发第二磨牙龋坏,急性冠周尖,颌面部蜂窝织炎,颌骨骨髓炎颌骨囊肿或肿瘤及引起下颌牙列的拥挤[1],极大地危害机体的健康。为了尽量减少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机体所造成的危害,在临床上通常给予拔除,但拔除阻生齿尤其是低位及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是颌面外科较复杂的的手术。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笔者采用术前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更加明显地减轻术后组织水肿等并发症,经116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6例不能单纯用牙挺、牙钳拔除的下颌阻生智齿,均来自我院口腔科2005年10月~2007年9月的门诊病人。其中治疗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8岁~50岁,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18岁~54岁,两组患者第三磨牙阻生类型,阻生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第三磨牙阻生类型及阻生程度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术前常规拍第三磨牙根尖片,注意阻生齿位置,牙囊间隙,下颌管情况及其与智牙牙根的关系,均应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含肾上腺素(10 μg/mL)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治疗组在注射完麻药后将2 mL麻药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在阻生齿颊侧及磨牙后三角软组织内注时,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

      1.3 术后检测

      拔牙术后第1 d、3 d、5 d复诊,观察肿胀、疼痛,开口困难的程度。

      1.3.1 肿胀程度采用测量面颊部周长和医师主观评价相结合,即自患侧耳垂下经颏部至健侧耳垂下距离同术前相比。0度:肿胀小于3 mm,外观正常;Ⅰ度:肿胀在3 mm~6 mm,外观轻度肿胀;Ⅱ度:肿胀在7 mm~12 mm,外观肿胀明显;Ⅲ度:肿胀在12 mm以上,外观明显肿胀。

      1.3.2 开口困难以术前术后上下切牙间距离之差大小来定:0度:相差0 mm~5 mm;Ⅰ度:相差6 mm~15 mm;Ⅱ度:相差16 mm~25 mm;Ⅲ度:相差>25 mm。

      1.3.3 疼痛标准:0度:无痛或是有短暂轻微疼痛,1 d后复诊无疼痛。Ⅰ度:有持续轻微疼痛,不需服止痛药正常入睡。Ⅱ度:明显疼痛,止痛药可缓解,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Ⅲ度:剧烈疼痛,止痛药不能缓解,并伴有全身症状,不能正常工作与生活。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其并发症肿胀、疼痛及开口困难,对照组均明显较治疗组减少,效果明显。

      3 讨论

      阻生齿拔除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本身包含对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处理[2]。且近中阻生齿和水平阻生齿相对于垂直阻生齿可称为“终身性”或“永久性”阻生齿,它不但可诱发急性冠周炎及其严重并发症,而且更多的是诱发邻牙远中龋坏、缺失、牙周损害和颌骨病变等[3],故在临床上常常拔除阻生齿从而避免上述危害的发生,但阻生齿由于局部解剖特点,拔除时较普通牙困难,术中创伤大,且磨牙后三角结缔组织疏松,术后易发生创伤反应性水肿,水肿压迫组织,影响代谢,增加各种刺激神经末梢的分解产物及炎性介质,引起疼痛并侵犯周围肌群引起开口困难,笔者对116例阻生齿拔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前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而对照组无任何药物注射,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

      地塞米松注射液属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能较好地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药物[2~5],地塞米松具有抑制炎症介质的形成和释放,特别是与致痛有关的缓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化学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渗出,缓解局部压力,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降低反应程度,缩小炎症范围,达到消肿目的。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剂量小,局部有效浓度高,术前仅用一次即可达到预期效果,避免全身用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且疗效不受阻生类型,阻生程度、创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方法简便无副作用,便于临床应用,是一种很好的避免阻生齿拔除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新平,曾祥龙.下颌第三磨牙在下切牙拥挤中的作用.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4,21:298.

      [2] 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71.

      [3] 朱声荣,王秀丽.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自然变化及其对邻牙的影响.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6,12(1):39.

      [4] 张尔旭综述.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肿胀的预防.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1,3:137.

      [5] 杨小民.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预防阻生齿拔除术后并发症比例.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1,2(11):93.

    ↑上一篇: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在复杂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快速扩展上颌牙弓治疗牙列拥挤非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