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血液磁极化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22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武洪琳 贾翠萍 李灵芝

      摘要 目的:观察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口腔扁平苔癣(OLP)的疗效。方法:口腔扁平苔癣95例随机分为两组,血磁组采用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病损的改变。结果:血磁组总有效率达84.58%,对照组为62.16%,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磁极化疗法是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血液磁极化;扁平苔癣;疗效

      口腔扁平苔癣(OLP)是口腔粘膜常见病之一,在口腔粘膜病中占第二位 [1] ,其病程呈慢性迁延反复发作的波动过程,可持续数年至十数年以上。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2] 。笔者采用血液磁极化疗法对58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之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9年~2001年共收治门诊及住院患者9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23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半年;糜烂型52例,非糜烂型43例。所有患者诊断是根据其临床损害特点,并结合病理组织检查确定。

      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血液磁极化治疗组(血磁组),一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临床分组情况(略)

      1.2 治疗方法

      1.2.1 血磁组:采集患者静脉血150mL~200mL于含有ACD液的血袋中,在无菌条件下将所采血液转入一次性血容器中,置于血液磁极化治疗机(XC―8000型,辽宁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制造)的固定托盘内,经特定梯度的磁化、氧化(5L/min)、紫外线辐照(6min~20min),再回输入患者体内。每10次为一疗程,治疗前3日,1次/d,以后隔日1次,两疗程间间隔1W,一般治疗需1个~2个疗程。本组患者接受治疗最少一疗程,最多两疗程。

      1.2.2 对照组:局部用鱼肝油10mL、强的松5mg×10片、红霉素0.125mg×8片混合后涂抹,3次/d。口服施尔康1片,1次/d;氯喹125mg,2次/d。有感染者口服羟氨苄青霉素胶囊250mg,3次/d,或青霉素静脉输注(服前或输前需作青霉素皮试)。疗程2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病损完全消退,粘膜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除,一年以上不复发;显效:糜烂愈合,白纹及充血范围缩小2/3以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无,半年以上未见病变扩大;有效:糜烂面缩小,充血或白纹转淡或减少不足2/3,自觉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半年后进行复查。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情况(略)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半年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血磁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口腔扁平苔癣(OLP)是目前原因不明的一种难治性疾病,其病因除精神因素外,主要有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等。在临床治疗上,除局部用药(药物漱口、涂药等)外,临床上常用免疫调节剂,如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或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但常有较多副作用,如氯喹治疗本病也有显著的临床副作用,且疗效甚微,而血液磁极化疗法是本着病从血治、净化血液,以期达到机体整体调整这样一个角度治疗疾病,且无毒副作用。笔者应用本法治疗本病5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其总有效率达84.58%,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本法治疗口腔扁平苔癣(OLP)有效。血液磁极化治疗本病的 可能机制为:①兴奋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本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3] ,经血液磁极化后的红细胞C 3 b受体活性增高,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增强,提示可作为磁血疗法的免疫学指标 [4] 加速自体治疗;②直接杀灭细菌、病毒,消除抗原,提高细胞活性,加速炎症和糜烂部的吸收、消退,促进口腔局部组织再生;③降低血液粘度,纠正血液流变学障碍 [4] ,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口腔局部对氧的利用,控制炎症的发展,促进糜烂部位的愈合。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本法成本低、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佑成,崔秀珍.简明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7~258

      2.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14~216

      3.陈德芝.UBIO联合中药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癣的疗效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1):55

      4.于 刚,张易水,孙 迪.血液磁极化治疗脑梗后遗症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2,15(2):113

    ↑上一篇:正常牙合者瞳孔间距、内眦间距与上颌前牙的关系
    ↓下一篇:逆行性牙髓炎诊断和治疗的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