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发表时间:2011-03-28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卢慧萍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医院西铭分院,山西 太原 030052

      【摘要】 目的:矫正前牙深覆牙合,是固定矫治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这里用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前牙深覆牙合进行临床探讨。方法:53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早期全天戴用上颌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结果:53例病例完全打开咬合解除深覆牙合。结论:早期利用上颌平面导板,有利于打开咬合。

      【关键词】 直丝弓;平面导板;深覆牙合

      前牙深覆牙合 在牙牙合 畸形中较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上下颌牙弓垂直向距离关系异常造成的,可以是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或两者兼有。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即打开咬合,是固定矫治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只有打开咬合,才能为拔牙间隙的关闭和咬合关系的调整创造条件;同时,很多前牙深覆牙合 病例咬合打开是非常困难的,单纯通过弓丝的力量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本人采用上颌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收到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临床选用安氏II类低角型(SN—Go Gn角<29°或FH—MP角<22°,面部垂直向发育不足,又称水平生长型、短面型、聚合型、逆时针旋转型)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12岁~15岁。深覆牙合 均在II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者)以上,减数拔牙36例,非拔牙治疗17例。

      1.2 矫治方法

      对于牙齿明显拥挤者,应先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常规的排齐,对于牙齿拥挤不明显者,可以同时戴上颌平面导板[1]。对于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或偏大的病例,在排齐过程中,弓丝要严格回弯,限制牙弓长度,尖牙还应向远中结扎,以防止上下前牙唇向倾斜,因为该类型病例,上下前牙唇倾不利于咬合的打开。平面导板以邻间钩或半隙卡固位,磨牙、导板厚度以后牙分开约1.5 mm~2.0 mm为宜[2],与下切牙均匀接触,导板的平面部分在上颌尖牙之间的区域。嘱患者全天戴用上颌平面导板(包括吃饭过程中)。每次复诊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打开的后牙间隙是否减小或消失,要根据情况及时加高导板平面的高度。当前牙深覆牙合 纠正后,停戴平面导板,继续进行下一步治疗。

      2 结果

      上述所有病例完成打开咬合所需的平均时间为3个月~5个月。Ⅱ度深覆牙合 平均需(3.5±0.8)个月,Ⅲ度深覆牙合 平均需(4.1±0.7)个月。

      3 讨论

      3.1 适应证

      Spee曲度过大,前牙覆牙合 深,后牙牙槽高度不足的低角型深覆牙合 病例;下颌角较锐,面下1/3较短;前牙覆牙合 深且咬合过紧,下颌无法戴固定矫治器,且垂直骨面型为正常型的病例。

      3.2 禁忌证

      不适用于前牙深覆牙合 的高角型病例[3]。因为高角型病例配戴平面导板,会使后牙伸长,虽然前牙深覆牙合 减轻,但本来就大的下颌平面角加大,下颌骨出现顺时针旋转,面下1/3加大,甚至出现颞颌关节症状。对于此类病例,应采用多用途弓等方法绝对压低前牙来达到矫治深覆牙合 的目的。

      3.3 作用机制

      戴入平面导板之后,下前牙与平面导板均匀接触,后牙脱离接触,颌间距离增高,颌面部的肌肉张力增加,通过肌肉牵引反射所产生的收缩力使后牙与周围牙槽组织垂直向生长,后牙高度增加。同时,由于平面导板的作用,使下前牙的生长受到抑制,前牙的深覆牙合 得到矫治。打开咬合依赖于后牙的伸长和前牙的压低,主要是后牙的伸长,前牙仅表现为唇向移动和轻微的压低。

      3.4 注意事项

      (1)制作平面导板时,尽量不要在后牙区使用越牙合 卡环,如邻间钩,以免影响后牙伸长。如果必须在后牙区放置固位装置,且7|7位置萌出正常的,可以在7|7弯制单臂卡。导板基托面积尽量小,一般不要超过第一前磨牙,固位装置可以在切牙间置邻间钩,若拔4|4的病例,可以在3|3远中弯制半卡,固位效果好,且患者自觉舒服。(2)对于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或偏大的病例,要尽量控制上下前牙的唇向移动,否则,会造成咬合打开的假象。在间隙关闭的过程中,前牙覆牙合 很快迅速加深,还需要再行打开咬合,延长了病程。为了防止前牙唇倾,上下颌弓丝要严格末端回弯,平面导板与上前牙的接触面应做缓冲,导板平面与下切牙长轴垂直。(3)导板配戴过程中要配合使用上颌摇椅弓,下颌反摇椅弓,末端严格回弯。7|7应尽早加入矫治体系,下颌可以上颌提前上不锈钢方丝,反摇椅弓,更有利于尽快打开咬合。(4)笔者不赞成在配戴平面导板的过程中配合后牙区垂直牵引。(5)平面导板要全天24 h配戴,疗效的快慢依赖于患者的配合程度。对于特殊不配合的患者,可以上固定型平面导板,即从基托伸出不锈钢丝焊接到6|6或7|7带环的舌侧,这对于强支抗的病例,还可起到类似Nance弓的作用。这时,咬合打开主要依赖下前牙伸长,效果肯定。(6)后牙以分开1.5 mm~2.0 mm为宜,分开的太多会增加患者咀嚼的难度。

      【参考文献】

      [1]林 珠,段银钟,丁 寅.口腔正畸治疗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1997:365-371.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3-152.

      [3]曾祥龙. 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学大学出版社,2001:355-360.

    ↑上一篇:桩道预备及桩核修复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下一篇:壮族人群恒前牙根管弯曲度测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