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24  浏览次数:492次

      作者:左鲁宁1,陶志刚2  作者单位:1.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1;2.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1

      【摘要】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住院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8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9例。所有入选者均检测外周血清hsCRP水平。将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hsCRP水平在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sCRP可以作为冠心病预后的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斑块不稳定。

      【关键词】 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sCRP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Seventy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inclusion criteria.To mesure the levels of hsCRP in 48 patients with ACS,21 patients with SAP,and 10 controls(coronary angiography is normal).Results The levels of hsCRP in ACS patient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AP and the controls,while the latter two groups did not differ from each other.The levels of hsCRP were no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ingle vessel disease,two vessel disease and multiple vessel disease.Conclusion HsCRP may be markers of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plaqu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hsCRP; Analysis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及血栓事件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探讨hsCRP与冠心病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8例,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患者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入选条件:第一次新入院成年患者;临床病史为患者本人提供并且资料完整;未进行过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干预;无慢性感染、慢性肝肾功能损害和结缔组织疾病。其中男性47例,年龄42岁~71岁,平均年龄为(62.4±8.7)岁,女性31例,年龄49岁~73岁,平均年龄为(64.3±9.6)岁。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方法 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外周血清hsCRP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评分:由心内科专业医师完成,常规穿刺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多体位投照完成。造影结果由有经验的医师分析完成。结果评定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标准[1],≥50%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即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直径≥50%病变累及主要冠状动脉支数为病变支数,分为0、1、2、3支病变,累及左主干时以累及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计算。对角支及边缘支等分支血管病变归于主支统计。按其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病变结果 ACS组单支病变8例,占16.7%,双支病变15例,占31.2%,多支病变25例,占52.1%。SAP组单支病变2例,占9.5%,双支病变5例,占23.8%,多支病变12例,占57.1%。SAP组多支病变较多。

      2.2 hsCRP的水平 ACS组为(6.14±1.52) mg/L,SAP组为(2.91±1.12) mg/L,对照组为(2.19±1.01) mg/L。ACS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 hsCRP在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分别为(4.26±1.21) mg/L、(4.72±1.33) mg/L、(5.09±1.51) mg/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证据表明,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新近的临床研究表明,所有的炎症与细胞因子中,CRP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志物[3]。本研究结果显示,ACS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SA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hsCRP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活跃。同时将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无明显相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认为hsCRP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一项无创指标,而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

      【参考文献】

      [1] 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A reporting system 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port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for Grading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Surger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1975,51(4Suppl):540.

      [2] Li JJ,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may be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response[J].Med Hypotheses,2004,62:252256.

      [3] Ridker PM.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potential adjunct for global risk assessmenting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01,103:18131818.

    ↑上一篇: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速尿治疗顽固性心衰
    ↓下一篇: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