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口腔健康知识调查

    发表时间:2011-07-06  浏览次数:462次

      作者:奚玫

      INVESTIGATION ON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S TEACHERS

      XI Mei

      【摘要】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及其幼师的口腔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在口腔保健知识方面的整体素质。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选取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的教师及小班和中班的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幼儿园教师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好98.6%~1000%,而在刷牙时间的知晓率方面:老师为67.6%,中班的孩子家长和刚入学孩子的家长占380%和27.5%;对氟防龋和防病胜于治病的知晓率:老师为79.7%和89.2%;中班的孩子家长:7310%和8060%,小班的家长:3760%和2940%。结论老师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普及口腔保健康教育,应从老师及家长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应从小抓起,学龄前儿童群体口腔预防保健综合模式应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口腔健康知识学龄前儿童幼儿园教师家长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在职教师以及在读幼儿园中、小班孩子家长。

      1.2方法

      1.2.1调查人员负责问卷的调查员共2名,均为口腔专业的医生和护士。

      1.2.2抽样方法在职幼儿教师74名,幼儿园小班及中班儿童家长217名,其中小班(3~4岁)儿童家长109人,中班(4~5岁)儿童家长108人。

      1.2.3调查方式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问讯方式,现场问卷,现场收卷。

      奚玫: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广州510260

      1.2.4样本量2006年5月对217名儿童家长和在职幼儿教师74名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口腔保健知识调查。

      1.2.5调查内容口腔保健认知正确率(%),包括(有效的刷牙方法、每天刷牙时间、刷牙次数、使用保健牙刷、更换牙刷时间、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龋病的危害、知道氟化物可以防龋、防重于治)等方面进行问卷。

      2结果

      2.1在口腔保健知识方面

      2.1.1懂得有效刷牙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应使用保健牙刷以及了解龋病危害等知识的幼师达到986%~1000%;中班孩子家长:917%~1000%;而小班孩子家长在这几方面的知识还需普及,见表2;

      2.1.2孩子开始刷牙年龄为2~3岁,在被调查者中:中班占5185%,小班占4860%;

      2.1.3在刷牙时间的知晓率方面:老师占676%,中班的

      孩子家长和刚入学孩子的家长占380%和275%,

      2.1.4对氟防龋和防病胜于治病知晓率方面:老师为797%和892%;中班的孩子家长为731%和806%,小班的家长占376%和294%。(见表1和表2)

      3讨论

      3.1从三级预防的第一级预防中首先强调的是促进口腔健康必须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第二则是实行特殊防护措施。即在口腔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防龋[1]。从表1和表2中显示,幼儿园教师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好,中班孩子的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是比小班家长要高很多。这说明了老师能有效的指导幼

      表174名幼儿教师口腔保健认知正确率(%)

      项目正确率(%)

      有效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或结合短距离横刷法100.0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98.6

      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67.6

      幼儿应使用保健牙刷98.6

      3~6个月应更换牙刷93.2

      6~12个月应该去医院做一次口腔体检86.5

      知道什么是牙菌斑71.6

      了解龋齿(蛀牙)的危害98.6

      知道氟化物可以防龋79.7

      认为口腔疾病“防胜于治”89.2

      表22006年小班和中班 217名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

      项目 人数 认知率

      小班109名儿童家长(A组)中班108名儿童家长(B组)A组 B组A组 B组

      开始刷牙年龄为2~3岁53 5648.6 51.8

      有效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或结合短距离横刷法100 10591.7 97.2

      早晚刷牙,饭后淑口57 9952.3 91.7

      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30 4027.5 38.0

      幼儿应使用保健牙刷105 10896.3 100.0

      3~6个月应更换牙刷78 9871.6 90.7

      6~12个月应该去医院做一次口腔体检45 8041.3 74.1

      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幼儿龋齿(蛀牙)要去医院补67 9761.5 89.8

      了解龋齿(蛀牙)的危害95 10887.2 100.0

      知道氟化物可以防龋41 7937.6 73.1

      认为口腔疾病“防胜于治”32 8729.4 80.6

      儿及他们的家长建立口腔卫生行为,利于幼儿防龋。

      3.2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从问卷调查中看到:刚到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在口腔保健知识是缺乏的。比如:孩子开始学刷牙的年龄、正确刷牙的时间、定期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对氟防龋以及防胜于治等知识的知晓率在275%~413%之间,表明新入学的小班中许多孩子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方面是有缺陷的,不能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口腔保健引导,使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

      3.3定期口腔检查可以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现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龋齿及阻断其发展。从2005年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的地调查中,6778%的5岁儿童患有乳牙龋[2]。但在本次问卷中,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幼儿龋齿(蛀牙)要去医院补的小班家长只占被调查对象的6147%;认为6~12个月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一次口腔体检的占4130%;认同口腔疾病“防胜于治”这个观点的家长小于30%。说明大部分父母还没有认识到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

      4小结

      乳牙龋是学龄前儿童面临的主要口腔问题,预防乳牙龋是维护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的重点。而幼儿园教师、保育员以及孩子的父母在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接受较多口腔健康知识和有着积极口腔健康态度的教师和其父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口腔健康行为,所以,预防口腔疾病应从老师及家长做起,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和合理的饮食行为,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口腔检查是个人预防龋齿的三大措施。同时,选择预防措施(如选择窝沟封闭、ART、氟化物)等保健行为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卞金有,胡德渝,台保军. 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86.

      [2]洪斌,黄少宏.广东省5岁人群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6):263.

    ↑上一篇:泸州市齿龈内阿米巴与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下一篇:外科ICU患者的个体化口腔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