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Ips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1-30  浏览次数:653次

      作者:王瑞莉  作者单位: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临床设计、牙体预备、粘结系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修复后的美观效果和成功率。方法:对32 例76个唇面缺陷的前牙,用树脂粘结系统将瓷贴面粘接到预备后的牙体。结果:76个患牙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有1个因粘接未压紧而脱落,其余牙在外形及功能上,患者均感满意。结论:瓷贴面在修复过程中牙体预备量少,对牙体牙周刺激较小,瓷作为釉质的替代物可有效恢复完整牙齿的机械强度,修复后可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 全瓷贴面;前牙;修复;粘结剂

      瓷贴面是直接覆盖到牙面上的非常薄的一层瓷面结构。可以用来改善染色牙的颜色,改善畸形牙的形态以及关闭牙间隙。瓷贴面的牙体预备量很少,是在牙釉质内,将瓷和釉质表面酸蚀后用硅烷耦联剂、复合树脂封闭剂进行粘接,赋予瓷贴面以强度。通过对32 例76个患牙进行瓷贴面修复治疗,经3年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门诊患者32 例76个患牙,均为形态异常、漂白效果不佳的着色牙,唇侧/切端磨损。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美学修复。

      1.2 方法

      1.2.1 牙体预备

      牙体预备有开窗型、对接型、包绕型三种方法,开窗型预备适用于无需修改冠长者。若需修改切端长度可用切端对接型或包绕型,前者用于下前牙及牙冠切端较薄者,后者用于牙冠切端有一定厚度及尖牙的修复。

      要求为:唇侧釉质均匀磨除厚度一般0.3~0.5 mm,适当磨除过突的部分(颈1/3磨除0.3 mm,中1/3磨除0.6~1.0 mm);唇面颈缘预备呈浅凹槽型肩台,针对不同美观需求设计龈下0.5 mm或龈上近龈缘两种边缘,颈部边缘预备前应先置入排龈线;邻面预备视基牙具体情况而定,边缘置于邻接区唇侧或包括整个邻面;切端磨除约1.5 mm;边缘抛光成型,消除锐角和倒凹。

      1.2.2 瓷贴面制作

      用vita classical比色板确定牙色,用硅橡胶印模材取精确模型,送技工室制作瓷贴面。

      1.2.3 粘接固定

      为防止唾液污染,试戴前先用硅烷耦联剂处理瓷贴面一次。先试戴瓷贴面,用5%~10%氢氟酸酸蚀贴面45~90 s,在组织面涂一层硅烷耦联剂,口内阻湿,用磷酸凝胶酸蚀牙面30 s,冲洗吹干,在牙面和贴面组织面均匀涂粘结剂,持续性轻压使贴面就位,先光照10 s固定,去除多余粘结剂后,再光照20 s,调整咬合。

      2 结 果

      74个瓷贴面完整存在。1个切端有小缺损,1个贴面完全脱落,其余患牙无主诉不适,贴面稳固无变色,无磨损,患者在外形及功能上都感到满意。

      3 讨 论

      随着材料技术领域研究的发展,特别是氢氟酸和耦联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贴面的粘结力,树脂粘结剂的发展进一步保证了瓷贴面的粘结力,使修复效果更可靠。本组32 例76颗牙行贴面修复,有1颗贴面脱落,是因为多个贴面同时粘接,由于光照时没有压紧贴面,使贴面与基牙形成微隙,影响到粘接效果;1颗切端有小缺损,是因为患者有夜磨牙病史。所以要使瓷贴面修复能保持长期疗效,正确选择适应证,各项操作都应准确、精细、规范,并要十分注意咬合调整,尤其是侧方牙合,粘接时保证贴面完全就位。

      本组中约有64.2%的患者有程度不同的敏感症状,但在随后复查时99%以上均无明显不适。因此,尽管瓷贴面临床牙体预备会造成局部牙本质暴露,引起牙敏感,但因磨除牙量相对较少,对牙髓刺激较小,一般在修复后均可痊愈。为减少患者术后反应,建议尽量减少磨除牙量和做临时修复体。

      本组有3颗牙复查时有轻度牙龈炎,是由于修复前即有不同程度牙龈炎症所致。因此,贴面修复前应保证牙周组织健康,必要时先进行牙周治疗。

      本组有1 例贴面粘接后颜色与下前牙不协调,是因为瓷贴面薄,透明度大,自身遮色效果有限,修复色差较大的患牙有一定难度。修复前牙齿为重度四环素牙,同时患者在选色时,饱和度太高所致。故此,颜色的选择及树脂粘结剂粘接前试色非常重要,其次可通过调改瓷贴面近远中邻面凸度,并加以外染色的方法,从视觉上减少牙面过宽、明暗度或透明度不匹配等缺陷,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牙齿修复的最高境界是长期保持天然牙,口腔美容的目标是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大的美容改善。而瓷贴面修复对牙体损伤较小,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以及修复后能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随着我国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瓷贴面修复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上一篇:全瓷冠桥疲劳行为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
    ↓下一篇:CAD/CAM纯钛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