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13  浏览次数:617次

      作者:周孝清  作者单位: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01

      【摘要】目的:观察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654-2 10 mg/d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腮腺及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腮腺肿痛消退、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分别为(4.28±1.56)d、(4.39±1.68)d,优于对照组(5.82±1.78)d、(6.79±1.45)d,P<0.01。结论: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在消肿方面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睾丸炎 临床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1]。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本科应用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38例,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的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为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治疗病例,均符合第6版《传染病学》的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1],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年龄14岁~48岁,平均年龄27.8岁;对照组38例,年龄13岁~47岁,平均年龄26.5岁。全部病例均有腮腺肿痛、发热、睾丸肿痛、血及尿淀粉酶增高。两组在年龄、病情、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成人1g/d,儿童15 mg/kg)抗病毒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6542 10 mg/d 静脉滴注;两组应用利巴韦林剂的疗程均5 d~7 d,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前3天相同(地塞米松5 mg/d),随后根据病情而调整治疗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过程中腮腺肿痛、睾丸肿痛消退情况、时间,同时记录用药过程中明显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治疗结束腮腺肿痛、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等。

      2.2 不良反应

      6542组有轻度口干,2例患者有时出现视力模糊,每次用药后0.5 h~1 h后很快恢复。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对唾液腺、胰腺及生殖腺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亲和力,易侵犯成熟的睾丸。由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成人机体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目前临床发现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较前增多,睾丸炎的比例也有上升。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常发生青春期后男性,绝大部分患者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病变大多侵犯一侧,偶见双侧[2]。6542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还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共同作用,对减轻腮腺及睾丸组织水肿,改善微循环有促进作用[3],从而缓解组织肿痛症状达到缩短病程目的。

      6542是我国科研人员从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中提出的生物碱[3],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应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治疗鲜有文献报道。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腮腺肿痛消退、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分别为(4.28±1.56)d、(4.39±1.68)d,优于对照组(5.82±1.78)d、(6.79±1.45)d,P<0.01。平均住院日减少,治疗组(9.47±1.75)d,优于对照组(10.68±1.58)d,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提示应用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在腮腺、睾丸肿痛消退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84.

      [2]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01303.

      [3]江明性.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6466.

    ↑上一篇:上前牙牙折的自体牙修复
    ↓下一篇:下颌骨个体化钛修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