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6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19  浏览次数:733次

      作者:毛 杰,章宏毅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对根尖囊肿患者60例采用囊腔减压、根管糊剂超充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并定期于治疗后3、6个月、1、2、4年复查,观察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75颗患牙经治疗后l~4年的观察,其中治愈34例,治愈率达56.7%,好转20例,好转率33.3%,总有效率90%,失败6冽,失败率10%。结论: 囊腔减压加根管糊剂超充方式治疗根尖囊肿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大部分根尖囊肿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根管治疗

      根尖囊肿是颔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odontogenic cyst),常由根尖肉芽肿转化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脓肿转化而来。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法摘除囊肿,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手术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易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关于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报道。随着根管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根管治疗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已被逐渐重视[12]。我们自2005年以来,采用囊腔减压、根管糊剂超充方法治疗根尖囊肿,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选择来我科就诊,经临床检查结合X线牙片及囊液涂片诊断为根尖囊肿的60例患者的75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9岁。前牙65 颗、后牙10 颗;有窦道型29例,无窦道型31 例;X线牙片显示:囊肿直径为0.5~2.45cm(用直尺在X线牙片上直接测得);无窦道患牙采用囊腔减压,症状缓解后,常规消毒封药,所有患牙采用根管糊剂超充方法封闭根管系统。治疗完成后,分别在3、6个月、1、2、4年复查。经1~4年的追踪观察,其中55例69颗牙完成随访,按期复查,5例5颗牙失访,回访率 91.7%。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所有病例未经治疗的患牙常规开髓、拔髓, 再治疗的患牙去除旧充填体, 测量根管长度。在预备根管前, 确定初尖锉并穿过牙本骨质界,刺人囊腔1~2mm,使囊液通过根管从龋洞排出; 再根据根管长度, 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3% 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糊剂1~2次, 每次1~2周后, 无疼痛、肿胀及渗出等临床症状时进行根充。根充时,先用初尖锉蘸碘仿糊剂, 尽可能送人囊腔内;随后用侧压充填法充填根管。封药时若出现肿痛, 可切开排脓, 囊肿内放碘条, 每周换药1 次。直至肿痛消失后再行根管消毒、充填。术后拍摄X 线牙片,囊腔内应见糊剂超充,根充完好。

      1.2.2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60例根尖囊肿中有瘘道和无瘘道病例术后反应和有效率。同时比较病变直径0.5~1cm组和>1cm组的治疗效果。结合X 线牙片及临床表现,制定如下疗效标准:①治愈:患者无自觉症状, 患牙咀嚼功能正常,无叩痛, 无瘘道或窦道已闭合。X线牙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消失,牙周膜恢复正常,硬骨板完整。②好转:患者无自觉症状,患牙有咀嚼功能, 临床各项检查基本正常。X线牙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明显缩小, 密度增加。③无效:有自觉症状,不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有叩痛,有瘘道或原有窦道未闭合,X线牙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无变化或扩大。以治愈和好转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l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瘘型和无瘘型囊肿的疗效比较 有瘘型囊肿29例中有效28例,无效1例;无瘘型囊肿31例中有效26例,无效5例。囊腔减压加根管糊剂超充方式治疗有瘘型根尖囊肿的有效率(96.6% )高于无瘘型组(93.9%),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大小囊肿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非手术治疗不同大小囊肿的疗效对比 例(颗)

      3 讨 论

      根尖囊肿是根尖部的炎症肉芽组织内含有发育期间遗留下来的牙周上皮,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增殖为上皮团块或上皮条索[3]。上皮细胞发生退行性变,甚至坏死、液化形成囊腔,逐渐扩大形成囊肿。因此促进囊肿愈合的因素首先是消除炎症刺激[34],即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术严密充填根管,封闭根尖孔,消除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根尖周的刺激;此外糊剂适当超充可以促进根尖周组织代谢,促进组织愈合。

      本研究对可能影响囊肿愈合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非手术方法治疗有窦道型和无窦道型病例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我们认为,瘘道对囊肿的愈合无相关关系,反之随着囊肿的好转、愈合,瘘道也随之闭合。另外,我们认为,本治疗适应于牙体无明显松动、牙槽嵴破坏少以及牙冠缺损小的患牙。

      根管治疗是治疗根尖囊肿的有效方法。本组随访55例,失败6例。失败原因分析:有1例根充不严密,3例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差且伴有牙周病,另外有2例磨牙根尖孔全部未能扩通,糊剂不能超填。因此扩通根尖孔是治疗成功的关键[5],根充质量、牙周情况及全身因素亦影响治疗效果。对根尖囊肿形成的牙龈或皮肤窦道可以经根管治疗治愈,不需刮治、烧灼。行根管治疗术后观察6个月左右,如囊肿仍无愈合迹象,可再行手术治疗。根管治疗术作为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一种方法,与手术治疗相比,无创伤,痛苦小,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由此可见根管充填治疗术可作为根尖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手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Soares J,Santos S,Sliveira F,et al. Nonsurg cal treatment of extensive cystlike periapical lesion of endodontic origin[J].Int Endod J,2006,39:566575.

      [2]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132.

      [3]王嘉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51.

      [4]王晓山. 32例根尖囊肿的保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24(8):744745

      [5]Caliskan MK. Prognosis of large cystlike periapical lesion following nonsurgical root canal treatment:a clinical review[J].Int Endod J,2004,37:40841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71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注射型瑞邦齿泰充填根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