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颌面部骨折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25  浏览次数:705次

      作者:顾林华,高金星,李小军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余杭 311100

      【关键词】 骨折,颌面部,骨肽

      2005年2月~2009年2月笔者应用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颌面部骨折术后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颌面部骨折损伤部位及性质基本相同,且所有骨折均为新鲜骨折,符合第6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骨折诊断标准,共入选92例。按就诊序号分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0±8.0岁;骨折部位:上颌骨5例,颧骨15例,下颌骨16例,颧弓10例;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30.0±9.0岁;骨折部位:上颌骨7例,颧骨13例,下颌骨14例,颧弓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骨折患者均采用开放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常规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骨肽(商品名:西若非)5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密切观察和记录药物的作用及毒副反应,术后每2周摄X线片1次,以观察骨痂生长和愈合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骨折愈合标准[1]

      骨折部位无疼痛,无反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正常;X线平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咬合关系正常。

      3.2 结 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略)

      3.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4 讨 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修复过程,受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类型与数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软组织损伤程度、感染及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研究表明[1],骨折的愈合还与多种骨生长因子有关,如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IGFⅠ、IGF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它们共同作用可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在炎症阶段可进一步刺激间质细胞聚集、增殖及血管形成。

      注射用骨肽[2]系由动物胎骨精制而成,含有多种促进骨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如骨生长因子(SGF)、骨原性生长因子(BDGF)、软骨原性生长因子(B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F)、生长激素(GH)等,这些生长因子参与了骨代谢的调控,诱发组织修复,刺激和促进骨组织合成,促进骨的形成与吸收。此外该注射液还含有有机钙、磷,无机钙,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可补充骨骼修复过程中所需要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促进骨折愈合。本组结果表明,颌面部骨折术后应用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9800,804808

      2 张旗涛.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骨折的临床观察.中国保健,2007,15(6):4546

    ↑上一篇:Cortisomol根充治疗老年牙隐裂伴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70例
    ↓下一篇:瑞邦齿泰用于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后活髓切断术的疗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