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恒牙外伤全脱位再植失败原因浅析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5-04  浏览次数:699次

      作者:周香  作者单位: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医院口腔科,云南 香格里拉

      【关键词】 恒牙 外伤全脱位 再植

      香格里拉冬季时间长,冰雪天气多,道路湿滑,摔伤、车祸时有发生,经常有外伤恒牙脱位的病人来就诊。脱位牙再植是治疗此类病例的首选方法。现将我们近5年收治的114例中再植失败的21例病例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失败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7~36岁。其中上中切牙17例,上侧切牙4例;年轻恒牙1例,慢性牙周炎患牙8例,初诊时间为牙离体3~20h。

      1.2 失败原因 (1)10例失败病例初诊时间为伤后11~20h,脱位牙仅用卫生纸简易包裹,或直接装在患者衣兜中带来,有的病人甚至就诊后返回外伤现场寻找脱位牙。脱位牙牙体干燥明显,牙根表面沾有尘土,受污染严重;(2)8例失败病例患者年龄32~36岁,患有慢性牙周炎(中晚期),X线片检查牙槽骨吸收一半以上,再植后选择多个邻牙为基牙行牙周固定;(3)1例于伤后2h到乡卫生所,将脱位牙用75%酒精“消毒”、浸泡再转诊我处,脱位牙酒精浸泡时间为5h;(4)2例失败病例于再植固定2~3周内受到强力撞击再次松脱。

      2 讨论

      2.1 脱位牙离体时间与保存方式对再植的影响 很多临床研究显示脱位后5 min内再植的牙预后最好[1,2]。也有研究证实脱位后牙周膜离体30分钟即开始水肿变性,认为牙脱位30分钟以内再植效果最佳。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牙周膜受到的损失越小,感染越少,越易形成牙周愈合。脱位牙如不能即刻再植,应在生理性溶液中湿性保存。推荐的适当溶液有唾液、牛奶、生理盐水等,能保存牙周组织的活力,为再植创造条件。脱位牙忌长时间干燥保持,这会使牙周表面的牙周膜变性坏死,影响再植。本研究中的11例脱位牙符合离体时间长和长时间干燥保存的情况,故导致再植失败。还有1例用酒精浸泡5小时,导致脱位牙完全失去活性,再植失败。

      2.2 牙体牙周条件对脱位牙再植的影响 年轻恒牙因根尖孔大,牙周膜神经血管粗大,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良好对接吻合力,有利于再植牙活髓成功,也有利于形成牙周膜愈合[3]。而根尖孔发育完成的恒牙是不可能复活的[4]。很多患者因慢性牙周病所致上下前牙松动、移位、变形,这时,即便受到轻微外伤,也将引起牙脱位。再植时,牙槽骨吸收严重,牙槽窝及脱位牙牙周膜均非健康状态,影响再植。再者,因临牙多为松动牙,再植后,牙周固定效果欠佳,以上因素均可导致再植失败。

      2.3 再植过程中不当操作可引起再植失败 再植过程中,如对根面牙周组织进行搔刮,或用高浓度抗生素及强刺激性的消毒药处理脱位牙,均可损伤牙周组织,不利于再植。

      2.4 再植后固定与维护对再植的影响 脱位牙再植术后通常须固定4~6周,通过对脱位牙制动,减少了不良刺激,以利牙周愈合。固定期内应避免再受强大外力。本研究中,2例失败病例均为再植不久受到强大外力所致。再植后,还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以利于牙龈、牙周组织的愈合。固定后期,如给予适当的功能性刺激,一定的咬合接触,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牙周膜坏死区域的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快速生长愈合,减少牙根移位性吸收和骨粘连。已证实,再愈合过程中,接受适当生理性刺激的患牙,常伴有与功能相关一致的牙周韧带纤维再附着。

      2.5 加强对青少年及其家长、教师、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卫生宣传教育,使之对外伤脱位牙能正确处理并及时就医,这对再植是否成功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Barrett EJ,Kenny DJ. Survival of avulsed permanent maxillary incisors in children following delayed raplantation[J].Endod dent traumatol,1997,13(6):269~275.

      [2] Ebeleseder KA,Friehs S Ruda C ,et al A study of replanted permanent teeth in different age groups[J]. Endod dent traumatol,1998,14(6):274~278.

      [3]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7.

      [4] 张 军.脱位牙治疗的新观点[M].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26(1):38

    ↑上一篇:黄芩苷对人牙周膜细胞RANKL OPG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
    ↓下一篇: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