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浅析高血压病合理用药

    发表时间:2012-05-07  浏览次数:579次

      作者:赵志娟,范天全,张运卫  作者单位:1 100191 北京,总参军训和兵种部第八干休所门诊部 2 100191 北京,总参塔院干休所门诊部

      【关键词】 高血压病,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大多数高血压病病人需长期服药治疗,而且相当多的病人需终身服药。所以指导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非常有意义。

      1 选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等几大类,均为一线用药。在选用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降压药选择 多数高血压病人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1.2 药物剂量选择 用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1.3 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药物 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 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1.4 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 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水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1.5 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 如血压持续不 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诺地尔、可乐定为妥,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1.6 长期高血压患者治疗 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高血压患者,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高血压患者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

      2 高血压并发症选药原则

      2.1 左心室肥厚 宜用能阻止或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而血管扩张剂因其能增加心脏重量而不宜用。

      2.2 心力衰竭 减少血容量可用利尿剂,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及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心痛定等。若收缩功能不全,可加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药如洋地黄类制剂。对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应慎用,忌用洋地黄类制剂,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其负性肌力作用减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舒张功能。钙离子拮抗剂虽有负性肌力作用,但可促进心肌收缩与舒张的协调,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肌缺血。

      2.3 心绞痛 可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以减慢心率,既能降低心肌耗氧,又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不宜用加快心率的血管扩张剂。

      2.4 心肌梗死 需应用能防止心肌梗死再发生或由心律异常引起猝死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胺碘酮、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均可选用。

      2.5 肾功能不全 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患者宜用能增加肾血流量或对肾血流不影响的药物,如血管扩张剂长压定等,钙离子拮抗剂亦可选用。对单侧肾动脉狭窄无手术指征者可酌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亦可酌情选用,同时加用钙离子拮抗剂。

      2.6 脑卒中[1] 宜尽早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压宁定、硝普钠等以减轻脑缺血,不宜用对脑血管有收缩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2.7 糖尿病 哌唑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均可选用。

      2.8 哮喘 可用钙离子拮抗剂扩张支气管,降低肺动脉压,禁用β受体阻滞剂。

      2.9 高脂血症 宜用对脂质代谢有利或无影响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宜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2]。 总之,通过对高血压病病人的用药指导,使高血压病病人病情稳定,并且相当一部分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规范、持之以恒的合理用药,是高血压病病人治病的重要环节,可降低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高血压病人的平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岚,赵晓辉.脑卒中伴高血压的合理用药.中国临床医生,2005,33(8):6.

      2 顼志敏,胡大一.高血压合理用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国临床医生,1999,27(10):31

    ↑上一篇: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新技术:不应期刺激术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