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癌17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06次

    作者:高炳玉,张鹏,夏立平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 海口 570102         【摘要】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癌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诊治情况。 [结果] 4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中有17例被临床误诊为甲状腺癌,误诊率达36.2%。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无关。[结论] 凡甲状腺结节,影像及实验室诊断仍有一定的误诊率,建议均应作病理学检查尤其是针吸细胞学检查。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非化脓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及病毒性甲状腺炎。该病为病毒引起的非化脓性疾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并伴有疼痛,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尤其是单发结节的无痛病例容易误诊为甲状腺癌[1]。我科近20年来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47例,其中就有17例被临床误诊为甲状腺癌,现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中男性18例,占38.3%,女性29例,占61.7%。年龄23~57岁,病程1个月~3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无诱因出现甲状腺肿块,增大缓慢,声音嘶哑7例,吞咽不适感20例,无疼痛及发热表现。体格检查均发现质硬、表面欠光滑的甲状腺结节。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一般情况、症状体征)、术前B超、实验室检查。本组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甲状腺B超结果

        B超显示,4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10例为甲状腺多发结节,占21.28%,37例为甲状腺单发结节,占78.72%;实质性结节17例,占36.17%,囊性结节30例,占63.83%;高回声结节28例,占59.57%,低回声结节15例,占31.91%,等回声结节4例,占8.51%;结节的直径在0.2cm~3.8cm不等,其中小于1cm者有12例,占31.91%,疑诊甲状腺癌4例,占33.33%,1cm~2cm者有27例,占53.19%,疑诊甲状腺癌10例,占37.04%,>2cm者8例,占17.02%,疑诊甲状腺癌3例,占37.50%。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47例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20例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白细胞、血沉增快程度呈正比;19例呈现基础代谢率略高,但甲状腺摄碘量显著降低;其余病例基础代谢率、甲状腺摄碘量变化不明显。

        2.3   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其中30例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均服用泼尼松而得到痊愈;17例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采取了患叶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率为36.2%。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因切除腺体较多术后应用了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后痊愈,7例患者出现复发,给予泼尼松治疗后痊愈出院。

        3   讨   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非化脓性疾病,可自行缓解。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一般诊断多无困难,但不典型病例常易误诊,可高达70%[2],本研究中误诊为甲状腺癌的误诊率就高达36.2%。有学者报道[3],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率低,临床医师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初诊误诊率超过50%,尤其对于年龄偏大的单发结节患者更容易误诊为甲状腺癌。

        误诊原因分析:①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不高,对本病的认识不足。②病史及体征不典型:本组被误诊的17例患者,其甲状腺结节均为圆形或椭圆形,质硬,无压痛,此点同甲状腺癌体征类似,致使诊断困难。③缺少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有效的检查手段。④缺乏针吸细胞学检查资料。

        与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中,超声诊断有一定意义。有研究表明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低回声与甲状腺癌影像不同,但癌肿较小而不伴有钙化点等特征时两者不易鉴别,但后者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4]。另外CDFI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丰富,而边缘缺乏。这一特征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正好相反[5]。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特征性CT影像,病变处甲状腺边缘模糊,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界限不清,而局限型甲状腺癌病灶与正常甲状腺腺组织分界清楚,两者极不一样[6]。另外,SPECT核素扫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确诊率非常高[8],这无疑给亚急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综上,我们对降低误诊率建议有:①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②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要作多方面检查:如血常规、血沉、基础代谢率、T3、T4、TSH、血清蛋白结合碘、甲状腺吸碘率以及甲状腺B超、CT、SPECT等项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③针吸细胞学检查:此项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其方法简单、安全、痛苦小,是目前理想的检查方法,其正确率与石蜡切片相比符合率可达96.7%[8]。因此,凡甲状腺结节,尤其单发结节都应作针吸活检,这是避免误诊的关键,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1] 沙向东, 潘天荣. 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误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 13(2):99-100.

    [2] Duininck TM, van Heerden JA, Fatourechi V, et al. de Quervain’s thyroiditis:surgical experience[J]. Endocr Pract, 2002, 8(4):255-258.

    [3] 石秀臣, 石玉珍. 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误诊分析[J].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5(20):25-26.

    [4] 邹艳秋, 李善娟. 彩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 3(9):512-513.

    [5] Kon YC,DeGroot LJ. Painful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 an indication for thyroidectom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in seven patients[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3, 88(6):2667-2672.

    [6] 刘权, 彭卫军, 唐峰.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CT诊断[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6, 12:236-239.

    [7] 党国际, 王朝栋, 张慧娟, 等. 多排螺旋CT和SPE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2):143-145.

    [8] 卢桂芝, 高燕明, 高妍, 等.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6):354-356.

    ↑上一篇:组织微阵列方法检测CD31、CD105、v-WF、PC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下一篇:乳腺癌保乳手术原发灶切缘的评估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