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宫颈恶性肿瘤204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09-08-24  浏览次数:1470次

      作者:滕淑云 李淑艳    作者单位:130042长春市妇产科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对宫颈恶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我院10年活检病例的方法。结果:活检中有204例宫颈恶性肿瘤,占活检恶性肿瘤的50.12%,年龄24~82岁,平均46岁,发病高峰在生育期,绝经后妇女也占一定比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82例(89.21%),腺癌21例(10.29%)(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腺癌1例),原发淋巴瘤1例(0.4%)。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仪器的应用宫颈癌、上皮内瘤变检出率提高[1],宫颈癌死亡率明显降低,宫颈上皮内瘤变频率非常高,积极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宫颈癌 病理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也是危害我国妇女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但是在美国目前其死亡率下降2/3,与死亡率下降明显不同的是发现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的频率非常高[2]。      资料与方法      回顾我院10年活检病例的方法。      结果      活检中有204例宫颈恶性肿瘤,占活检恶性肿瘤的50.12%,年龄24~82岁,平均46岁,发病高峰在生育期,绝经后妇女也占一定比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82例(89.21%),腺癌21例(10.29%)(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腺癌1例),原发淋巴瘤1例(0.4%)。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也是危害我国妇女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隆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骨。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3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      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决定最佳的治疗方式前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肿瘤大小,病患年龄及整体健康状况还有早期晚期等。一般的子宫颈癌恶性程度高,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子宫颈癌治疗的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切除、中医药、放射线治疗及化学治疗等方法。对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术治疗。手术后也容易转移或复发。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相当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往往经历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的作用,与感染、激素、多孕多产、吸烟、性行为及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早已表明其与性传播因子有关,特别是基于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较小,有多个性伴侣以及从前有过多个性伴侣的男性伴侣。所有其他的危险因素都不及这三个因素重要,特别是多个性伴侣。      204例宫颈癌均为有生育史或有性生活史的妇女,临床表现多变,有的可无症状,只因阴道涂片检查异常而发现,早期出现接触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泄物带血,以后肿瘤生长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时发生大出血,血块中混有坏死组织,甚至贫血、消瘦、腰部疼痛等。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宫颈糜烂为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而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经久不愈也与宫颈癌有密切关系。      病毒感染与宫颈癌:HPV(人乳头状病毒)在宫颈肿瘤发生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非典型增生合并高危险型包括16、18、31、33型HPV感染,有较高的促恶变倾向,低危险型包括6、11、42、44型也与癌发生有关,人们还发现单纯疱疹性病毒II 型的感染同样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对上述病毒类型进一步做DNA检测确有一定的必要性。      阴道内镜的应用对子宫颈癌前期病变的诊断及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有一定作用。检查宫颈时进行醋酸试验(子宫颈不正常处转为白色)和Schiller试验(用碘涂子宫颈有变色者为正常变色为异常)皆可帮助查找病灶。病变处在阴道内窥镜下可出现吻合或不规则分布的红白夹花图像,进行活检,检出率大大提高,本组204例宫颈癌均在内窥镜指导下取材,均1次诊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早期癌。      宫颈癌前期病变即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是指子宫颈上皮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代替,有恶变的潜能。此异型细胞类似正常基底细胞或体积较小,大小不等,细胞核较大深染,核膜不规则,细胞浆稀少,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核分裂。这种异型细胞增生从基底开始,逐步向表层发展,若上皮全层皆为异型细胞所代替,则为原位癌。近年来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期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根据非典型增生程度和范围,CIN分为Ⅰ、Ⅱ、Ⅲ级,Ⅰ、Ⅱ级分别相当于轻度、中度非典型增生,Ⅲ级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定期普查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是提高治愈率及存活率的重要手段。癌前期病变在非浸润阶段(上皮内瘤变)可存在长达20年之久,而脱落细胞及液基细胞、阴道内镜检查活检,是发现宫颈病变的主要手段。对宫颈癌前病变积极治疗,也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手段,宫颈癌、宫颈癌前期病变主要靠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测,病理活体组织检查而诊断,而阴道内镜的应用无疑提高检出率,提高涂片水平及液基细胞检测质量、活检部位的准确性是病理正确诊断的关键。      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宫颈癌做出准确无误的诊断,也是提高治愈率、存活率所必备的条件。首先,对诊断制片操作人员定期培训学习,提高技术诊断水平,进行质量监控。第二,建立三级会诊制度,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工作。第三,定期举办读片会,交流技术诊断体会,对特殊病例进行讨论。第四,建立宫颈疾病中心,对宫颈病患者建挡,定期回访,监督治疗及复查。

    【参考文献】1Stephen S,Sternberg,主编.诊断外科病理学.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156.

    2Cancer manual,9th ed.Boston:American Cancer Society,Maseachustts Division,1996.

    ↑上一篇: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相关基因表达谱
    ↓下一篇:原发性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