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15  浏览次数:524次

      作者:钱健,李晓岚,杨维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 桐庐 311500

      【摘要】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分为治疗组(脑心通胶囊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单硝酸异山犁酯缓释片治疗组)62例,作疗效比较,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88.7%(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下降96.5%和82.1%(P<0.01),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硝酸甘油消耗量下降分别为96.7%和93.7%(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静息心电图改善分别为68.7%和5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NST和∑S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且副反应小,安全性好,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冠心病;心绞痛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我们应用咸阳步长集团生产的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收到颇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均按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38~78岁,平均(58±6.5)岁;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症2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7±7.4)岁;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症19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3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1次/d。心绞痛发作时,两组患者均可加服硝酸甘油片,8周为1疗程。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尿酸和血脂,并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

      1.3 疗效观察 治疗期间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硝酸甘油耗消量;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ST段压低>0.05mv的导联数(NST)和上述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ST)。以ST段缺血导联数(NST)和ST段缺血下移总幅度(∑ST)表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前后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在用药前后观察指标组间,组内用Student t检验,两组间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用Ridi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按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1)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次数减少80%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静息时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改善:缺血性ST段回升,但未恢复至正常;无效:缺血性ST段不变;加重:心电图表现恶化。

      2.2 治疗结果 (1)对心绞痛症状改善的疗效见表1。(2)对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3)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对比,两组均能降低硝酸甘油消耗量(P<0.01),但组间无差异(P>0.05)。见表3。(4)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静息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4。(5)对NST和∑ST的影响,在治疗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NST和∑ST(p均<0.001),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1 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分析(略)

      表2 对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略)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3 消硝酸甘油耗量的对比(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1

      表4 心电图疗效比较(略)

      2.3 不良反应 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尿酸和血脂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胃脘部不适,经继续服药和加用胃黏膜保护药症状消失,余无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出现头痛、头晕,经继续服药好转,余无不良反应。

      表5 对NST和∑ST的影响(略)

      用药前后对比,*P<0.001

      3 讨论

      脑心通胶囊是纯中药制剂,由黄芪、水蛭、地龙、全蝎、当归、赤勺、丹参、红花、川芎、桂枝、牛膝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2]。动物实验证明,脑心通胶囊降低实验动物炎性介质IL6、TNFa浓度[3],减少血管内皮LOX1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脑心通胶囊有正性肌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膜上的K+-Na+ATP酶有关,并减少心肌细胞和脑细胞中氧和能量的消耗同时扩张血管,对缺氧条件下的细胞线粒体有保护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药能扩张冠状动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还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4]。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耗消量;同时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NST和∑ST,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同传统的抗心绞痛药物单硝酸异山犁酯缓释片比较,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静息心电图、NST和∑ST上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且价格适中,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

      [2] 乔玉萍,韩兴国,闫昌林.脑心通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3(17):940.

      [3] 刘振权,徐秋萍.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L1β、IL6及TNFa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4447.

      [4] 张敬贤,陆伟,国建秋,等.冠心病合并血脂紊乱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9):705706.

    ↑上一篇:贝那普利加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