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0-01-11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冯阳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方法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并与53例健康人比较。 结果  恶性肿瘤治疗前的血小板升高者占6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有效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或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恶性肿瘤可以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血小板 恶性肿瘤 计数

       血小板计数在临床应用现已日益扩大。血小板计数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均已表明血小板与恶性肿瘤关系的密切。在临床上研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亢进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报告时有所见。而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的关系的研究报告则较少,为了探讨血小板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本文对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05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进行计数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疗前组105例系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男55例,女50例,年龄17~76岁。均经影像学、病理学确诊。其中肠癌19例,肺癌18例,肝癌14例,胃癌14例,乳腺癌13例,食道癌8例,胆管癌5例,转移癌5例,胰头癌3例,其它恶性肿瘤6例。疗前组中有97例经过有效治疗(手术或持续化疗),列为疗后组,其中男51例,女46例。健康对照组53例,为医院保健科体检,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年龄18~78岁,男30例,女23例。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 SE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厂配套试剂。

       1.3 方法 用自动方式进行测定,仪器每天进行质控并达到要求。静脉采血2ml,以15%EDTA-K2作抗凝剂,在2h内上机测定。PLT>300×10 9 /L者列为血小板增多。

       2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中,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升高者占6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高者仅占15.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略)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可引起血小板增多 本文资料显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增多者占61.90%,这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大致上一致 [1] 。血小板增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本身产生一种骨髓刺激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类似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能刺激多能干核细胞,促使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eg)形成巨核细胞集落,促使血小板生成增多 [2] 。(2)血液中促骨髓巨核细胞生成的体液刺激因子浓度增高 [2] 。(3)恶性肿瘤在消耗患者体能引起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时,可引起缺铁性血小板增多 [3] 。(4)肿瘤细胞引起血小板聚集功能、粘附与释放功能亢进 [4] ,从而使血小板破坏加速,引起代偿性血小板增多。

       3.2 血小板计数的肿瘤学临床意义 单项血小板计数升高提示有隐匿的恶性肿瘤存在,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血小板增多可能是尚未确诊的早期癌症的首发征象 [5] 。血小板可刺激肿瘤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的转移 [6] 。使减少血小板或肿瘤患者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后肿瘤的转移率下降 [3,7] 。本文资料显示,当肿瘤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手术或化疗等)后,血小板计数降低或恢复正常,此时血小板计数增多者仅占治疗后组的15.46%。因此,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疗效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许玉成,刘淑真,刘丙奎.血小板增多与恶性肿瘤.癌症,1995,4(3):159.

       2 吉晓滨,农辉图,黄光武.头颈部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实用癌症杂志,1994,9(1):23-25.

       3 张玉马,陈英,白丽萍.血小板参数测定在肿瘤病人中的临床意义.陕西医学检验,1998,13(增刊):159-160.

       4 任莲萍,沈晨辉.肿瘤相关性血管疾病.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25(2):78-79.

       5 宋丽洁,马雪平,姚桂玲.血小板计数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临床检验杂志,1999,17(4):252-253.

       6 于俊阁,胡素坤.血小板与肿瘤转移.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2,19(2):65.

       7 Gasic G Removal of silalic acid from the cell coat in rumor cell and vas-cular enthothelium and its effects on metastasis.Pro Nati Acad Sei USA,1962,48:1172.

       作者单位:471002河南省洛阳市卫生学校

    ↑上一篇:伊立替康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细胞株的Notch基因表达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