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胃癌术后腹腔缓释化疗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3-03  浏览次数:614次

    作者:赵铁军    作者单位:610017 成都军区总医院市内部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缓释化疗颗粒与全身化疗联合使用对胃癌病人疗效和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纳入3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分为单纯全身化疗组(LV100mg/m2+5Fu 500 mg·m-2,1次/天,5天/周,1次/月,共6月)和联合化疗组(术中给予氟脲嘧啶缓释颗粒500~1 000mg,以后每45天一次经腹腔穿刺给药共4次;术后化疗时将5Fu减半,即:LV100mg/m2+5Fu 250mg·m-2,1次/天,5天/周,1次/月,共6月)。观察各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观察记录每组病人化疗期间生存质量和化疗毒副反应。结果 联合化疗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P<0.01),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后者,而化疗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缓释化疗颗粒的使用可以减少全身化疗的用药量,从而降低了全身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且提高了疗效。

    【关键词】  胃癌 氟脲嘧啶 缓释剂 生存率 生活质量

        化疗是当代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化疗也有其缺点:(1)疗效不高,且有效持续时间不长;(2)毒副反应严重且发生率高。因此如何克服这些缺点是提高化疗地位和改变化疗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对数十例胃癌病人进行了局部缓释化疗和全身化疗的联合疗法,发现对某些胃癌病人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且能明显减少全身化疗的用药量,从而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999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36例,其中:胃窦部23例,胃小弯8例,胃贲门5例;腺癌34例,印戒细胞癌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身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病人情况,见表1。表1  病人资料

        组别例数年龄性别TNM分期男/女Ⅰ、ⅡⅢaⅢb单纯化疗组1728~7811/61142联合化疗组1938~6910/91252

        1.2  方法

        1.2.1  化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单纯全身化疗组于术后第5天起经静脉进行全身化疗。方案:亚叶酸钙(100mg/m2)+5Fu(500mg/m2)1次/天,5天/周,1次/月,共6月;联合化疗组在手术野及可能的转移途径给予氟脲嘧啶缓释颗粒500~1 000mg,以后每45天一次经腹腔穿刺给药共4次;术后化疗时将5Fu减半,即:亚叶酸钙(100mg/m2)+5Fu(250mg/m2)1次/天,5天/周,1次/月,共6月。

        1.2.2  疗效评估  每次化疗结束后第7天对病人生活质量和化疗毒副作用[1]进行评估,联合化疗组病人以每次静脉治疗为评估点,资料由专人收集、整理和分析。每例病人取数次化疗的平均值(级)。生活质量评估按我国1990制定的草案进行评估共12项,每项分5级,满分为60分。

        1.2.3  随访  手术前及手术后检测CEA、CA50、CA199,术后半年及每年检测一次,并复查B超、胃镜等,随访6年,随访率86.11% 。统计病人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1.3  统计学方法

        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用χ2检验,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评分(级)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无瘤生存率的比较

        联合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1,χ2=6.98),其他各时相尽管没达到统计学意义,但也均有高于单纯组的趋势,见表2。表2  无瘤生存率(%)

        分组0.5年1年2年3年4年5年单纯全身化疗组86.6766.6753.3326.6713.330联合化疗组10093.7568.7556.2537.537.5*

        注:*与单纯全身化疗组比较表3  生存率(%)

        分组0.5年1年2年3年4年5年单纯全身化疗组10086.676033.3326.676.67联合化疗组1001007562.556.2550*

        注:*与单纯全身化疗组比较2.2  两组生存率的比较

        联合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1,χ2=7.06),在其他各时相尽管没达到统计学意义,但也均有高于单纯组的趋势,见表3。

        2.3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化疗毒副作用分级

        联合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组(P=0.003),而化疗毒副作用分级又明显低于单纯组(P=0.034),见表4。表4  病人生活质量和化疗毒副作用分级

        分组生活质量评分毒副作用分级评分单纯全身化疗组29.06±9.222.82±0.76联合化疗组41.21±13.30*2.29±0.68*

        注:*与单纯全身化疗组比较3  讨论

        5Fu为治疗胃肠道肿瘤的首选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癌药物之一,但有较大的毒副反应,用亚叶酸钙(生物调节剂)来提高5Fu的疗效[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化疗药物的用量;或在手术中局部用药,目的是加大局部抑癌效果,减少全身用药从而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些方法也许能起到一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但是常规剂型的5Fu代谢快,不能达到持续抗癌作用,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限。

        无论静脉或口服给药,进入肿瘤发挥作用的药物比例极低,仅约1%~4%,而要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就必须大大增加给药量,更加重了毒副作用,所以骨髓抑制、静脉炎、口腔溃疡等副作用一直是肿瘤化疗中的难题[3]。

        目前对肿瘤化疗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即:除了全身治疗,大多数化学治疗将被局部应用;而且,改变的不只是给药方法,还有给药时间,大多数区域化疗将在术前和围手术期进行,而不仅仅在术后[4]。

        我国自主研发的5Fu缓释颗粒就克服了这个缺点,具有局部高浓度,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具有高效能的优势[5]。然而仅仅局部缓释化疗往往是不够的,所以局部用药并不能排斥全身用药。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缓释氟脲嘧啶颗粒和经静脉注入氟脲嘧啶的全身化疗联合法,较之单纯全身化疗,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都明显提高。无瘤生存率与肿瘤复发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相反的两个概念,所以无瘤生存率从相反的方面反映了肿瘤复发的情况。从表4又看出由于减少了5Fu全身用量,化疗的毒副作用明显降低,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断定局部缓释化疗加上小剂量的全身化疗明显优于单纯的全身化疗,是值得推广的化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Miller MB, Hogstraten B, Staquet M, et al. 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J]. Cancer,1981,47(1):207214.

    [2] 张覃沐. 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与临床应用[M].第1版.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29135.

    [3] 刘小玲,耿宝琴,雍定国,等.亚叶酸钙对5Fu抗癌及骨髓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0,15(1):3840.

    [4] Müller Herwart, Hilger Ralf. Curative and palliative aspects of regional chem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surgery[J].Support Care Cancer,2003,11(1): 110.

    [5] 刘爱国,梅蔚德,许健健,等.缓释植入化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2004,2(4):270277.

     

    ↑上一篇:用多分子标记物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
    ↓下一篇: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