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心脏恶性间皮瘤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734次

    作者:周云, 王晓峰, 吴致安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关键词】  心脏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胸闷、不能平卧1个月,于2005年12月1日入院。患者自2005年11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闷,活动后气短,症状日渐加重,夜间喘憋不能平卧,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心包积液,肺栓塞”,原因不明,经抗感染、抗凝治疗,症状稍好转。出院后,又渐感右侧胸部及腰部胀痛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无寒热,体重无明显减轻,饮食欠佳,睡眠尚可。患者既往有腰椎滑脱、胆囊炎胆石症病史。药敏史、婚育月经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9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70 mmHg,神清语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无黄染、苍白、紫绀等,右锁骨上可触及一1 cm×1 cm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可,无触痛,颜面肢体无浮肿。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遥远,心界向两侧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肾区有明显叩痛。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5.2 s,国际标准化比率:2.24,血浆凝血酶时间:12.7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9.2 s(口服华法林后);尿常规示:镜下血尿;α-羟丁酸脱氢酶:264U/L,乳酸脱氢酶:297U/L,D-二聚体(+);癌胚抗原82.40n g/ml;肺灌注显像:左肺上舌段、下舌段、背段、前内基底段栓塞,心影扩大;心脏彩超:中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律,肢导低电压,ST-T异常。初步诊断:心包积液,肺栓塞,肾血管栓塞不能除外。诊疗经过:为明确心包积液性质及肺栓塞的原因,于12月8日行心包穿刺抽出淡黄色澄清液体约420 ml,生化提示为漏出液;病检查见癌细胞;免疫组化诊断:心包恶性间皮瘤。为进一步明确肿瘤原发灶,行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结果显示:(1)右肺斜裂、右下胸膜高代谢病灶,符合恶性胸膜间皮瘤;(2)右心房侧心包膜高代谢病灶,CT于相应部位见心包增厚并心包积液,考虑为心包转移;(3)右锁骨上两个、纵隔内多个高代谢病灶,考虑为淋巴结转移;(4)胸骨、胸椎、腰椎、肋骨、髂骨多处高代谢病灶,考虑为骨转移。诊断明确,转肿瘤科治疗,期间患者突然出现左下肢浮肿,肤色变暗,皮温降低。经B超证实为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皮温肤色转为正常,最终死于多脏器衰竭。  2  讨论  心脏间皮瘤在尸检资料中占原发性心脏肿瘤0.001 7%~0.285%,转移性心脏肿瘤是原发性的20倍左右,但仍属罕见[1]。该病发病急,好发于肺、肝、肾、心包、肾上腺及胰腺等器官。目前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是超声心动图,需临床结合X片以及CT提示诊断,必要时结合MRI或核素扫描,胸膜活检及胸腔镜为其确诊依据。心脏恶性间皮瘤较为罕见,本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心脏肿瘤传统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效果不肯定,预后差。除小的局限性肿瘤外,手术切除机会较少,并且手术后易复发。大部分病例确诊较晚,病程迅速恶化,症状出现后短期内死亡,因此早期确诊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例患者以心包积液和肺栓塞入院,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感胸闷痛,出现咳嗽、乏力、厌食等症状,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病程较短,并且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肺栓塞、下肢栓塞等并发症。本病需与心脏粘液瘤、心脏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加以鉴别[2]。【参考文献】   [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6-323.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6-1588.

    ↑上一篇:回盲部癌并阑尾炎1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肿瘤抑制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