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普通导管经皮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12-05-22  浏览次数:660次

      作者:高航 付作林 孔德贵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   目的:总结用普通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 T C A )所用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的方法。方法:36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经肺动脉造影后,行肺动脉内普通导管机械性碎栓、吸栓,观察处理前后的肺动脉压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6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P T C A ,均操作顺利, 即刻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从(50 ±7 )m m H g 降至(36 ±5 )m m H g (P < 0101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用普通P T C A 导管经皮介入治疗肺栓塞,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具备熟练的导管操作经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肺栓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结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u m marize the method ofinterventionaltherapy to pulmonary em bolism (PE )by com mon P T2C A catheter .M ethods :The 36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 bolism confirmed by pulmonary arteriography wereinstantly inserted com mon P T C A catheter and guide wire ,then ,thro m b was mechanical destroyed and absorbed .The

      change of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and sy m ptom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by P T C A catheter for PEwas succeed in all 36 patients ,after treart the sym pto m of PE im 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decreased from (50 ±7 )m m H g to(36 ±5 )m m H g ( P < 0101 ),but the com plication of haemorrhage 、angiorrhexisand death were not appear .Conclusion :Theinterventionaltherapy to pulmonary em bolism by com mon P T C A catheteris safe and effective .

      Key words :Pulmonary em bolism ;A ngioplasty ,translu minal,percutaneous coronary ;Therapeutic result

      急性肺栓塞(PE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未经治疗的PE 死亡率为25 %, 30 %,PE 已成为美国的第三位死亡原因。介入治疗可使PE 患者得到迅速有效的治疗,成为其救治的有效方法,但至今尚无公认安全有效的器械,不能被广泛应用。作者采用普通P T C A 导管治疗急性肺栓塞36 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 年8 月至2006 年10 月收治36 例PE患者,男16 例,女20 例,年龄28 , 67 ,平均(52±12 )岁;合并冠心病者19 例, 下肢静脉曲张13例,3 例发生于外科手术后,4 例发生于产后。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如下(至少存在下列条件之一):①动脉压降低, 即收缩压< 90 m m H g (1 m m H g =01133kPa )或下降> 40 m m H g ;② 心源性休克,伴外周低灌注及缺氧;③ 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负荷增加或/和肺动脉高压;④ 有溶栓禁忌症者。

      1.2 方法

      以Seldinger 法穿刺右侧股静脉后置入8F 动脉鞘管,经鞘管内给予肝素8 000 U , 送入泥鳅导丝至肺主动脉,沿导丝送入6F 猪尾巴导管至肺主动脉。接高压注射器,以优维显30 ml/s 流速,压力300 Pa 做肺动脉造影,了解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程度,测肺动脉压。沿泥鳅导丝将8F 普通右冠P T C A 导引导管送至血栓处。10 ml 注射器接导管尾端,手推造影到6 , 8 ml,再次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改用50 ml 注射器接导管尾端,边推拉导管,边负压抽吸, 以达捣栓、碎栓、吸栓之目的。

      对移行至肺段血管的血栓,导管难以到位。沿导管送入01035″(英寸) 导丝,反复推送导丝,以使血栓碎解。重复造影,无明显血栓后,经导引导管局部注射尿激酶50 , 75 万U , 保留动脉鞘管,回病房,查出、凝血有关检验,术后4 h 拔除鞘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珚x ±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S A S 6112 版软件处理,采用配对t 检验,P < 01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36 例病例均穿刺成功, 血栓定位明确, 经导管、导丝捣栓、碎栓、吸栓后,肺段及肺段以上血管均成功开通,抽吸血栓多为块状、线状及长条状;未发现出血、血管破裂,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压由治疗前(56 ±7 )m m H g ,降至治疗后(36 ±5 )m m H g ,(P < 0101 )。

      3 讨 论

      导管介入治疗是使PE 患者迅速改善循环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特别对难以实施溶栓和抗凝的患者,已成为首选方法[1 ,2 ]。目前PE 介入治疗的方法主要有[3 ]:经导管溶栓,经导管、导丝碎栓和除栓, 肺动脉支架及球囊血管成形术等。W er2straete 等对比了导管溶栓与静脉溶栓的疗效,发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目前单纯经导管肺动脉内局部溶栓由于疗效有限已不主张使用[4 ]。而通过导管、导丝将肺动脉血栓碎裂、松软,再通过各种导管抽吸除栓,可迅速解除肺循环的阻塞。部分血栓下移至远端肺动脉,肺动脉的血栓自溶能力较强,末梢小血栓可通过自溶使血流再通。目前临床使用的器械有[5 ]:Greenfield 和Lang 负压抽吸除栓导管、H ydorolyser 导管及改良的H ydrolyser 导管、A n2giojet 除栓导管及Oasis 导管、旋转猪尾导管、碎栓球囊导管、Arrow -Trerotola 网篮碎栓器和旋转双篮状碎栓导管,Kensey 碎栓器,A m plaz 涡轮碎栓器和涡轮网篮碎体器等,以上导管及装置因受经费及技术的限制,在我国基层医院目前难以普及。近十年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发展及普及,使用普通右冠P T C A 导管、导丝治疗肺栓塞已成为可能。我们

      使用普通右冠P T C A 导管治疗36 例均获得成功,疗效显著,未出现出血、血管破裂、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我们的体会是:(1 ) 导管选用8F 右冠P T2C A 导引导管, 导丝选用泥鳅导丝及01035″导丝,导引导管较造影导管腔大,易于血栓吸出,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导管太细,吸栓困难,太粗则不易深插肺远端血管。8F 导管可深插至肺叶血管,对绝大部分血栓可行有效治疗。猪尾巴导管侧孔太小,吸栓能力极有限,亦不主张使用,但可在01035″导丝支撑下行肺动脉主干碎栓术,泥鳅导丝柔软且支撑强度大,进出肺动脉方便, 尤其进入右肺动脉时,由于受解剖角度的影响,普通导丝有一定困难,需较好的导丝操控技术,而泥鳅导丝可顺利进出。对导管难以进入的远端肺动脉,以01035″导丝捣栓、碎栓较泥鳅导丝效果好;(2 ) 投影体位对判断肺血栓的部位、程度、大小极其重要,对肺动脉主干病变,正位和正位+头位50°两个投影体位投照较好,可充分展开左、右肺动脉。对肺叶、肺段及以下血管,正位和左、右前斜60°三个投影体位投照,可暴露清楚;(3 ) 在操作导丝时,为防止沿导管尾端血液流出,可用动脉鞘内鞘连接于导管尾端,动脉内鞘带有活瓣,即可通过导丝,又可防止血液流出。

      导管、导丝通过心脏时,因机械刺激,可出现房早、房速、室早、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适当调整导丝及导管的角度,或重新插入,均可即刻缓解,不需做特殊处理。以01035″导丝捣栓、碎栓时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肺动脉痉挛及刺破血管。肺动脉痉挛时,可经导管注射硝酸甘油100 μg 或异搏定100μg ,稍等片刻即可缓解。用普通P T C A 导管经皮介入治疗肺栓塞,技术难度不大,费用低廉,效果显著,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具备熟练的导管操作经验,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王乐民,魏 林.急性肺栓塞的诊治[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 ,12 (1 ):56 -57 .

      [2 ]杨伟光,吕国良.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 ,11 (4 ):383 -385 .

      [3 ] 张维君, 温绍君,马涵英, 等.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 ,29 (5 ):268 -269 .

      [4 ]郭丹杰,胡大一.肺栓塞的现代诊治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001 ,3 ,1 -4 .

      [5 ]张珺辉,赵兴全.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 ,14 (2 ):98 -100 .

    ↑上一篇:B型钠尿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下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含量的变化与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