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大肠腺癌DNA和RNA定量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19  浏览次数:630次

      作者:刘同亭 孙自勤 王要军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DNA和RNA含量的变化意义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1995~1998年收治的术后随访74例病人的大肠腺癌石蜡标本重新切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DNA和RNA含量测定,探讨其变化意义与转移预后的关系。 结果 大肠腺癌DNA异倍体与组织学类型无关,RNA含量与组织学类型关系密切。DNA异倍体和RNA含量大肠腺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其它脏器转移和根治术后复发均有关。术后生存5年以上病人的DNA异倍体出现率和RNA含量较术后1年内死亡病人低,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DNA和RNA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大肠腺癌的恶性程度、估价预后的客观可靠指标。

      关键词 大肠腺瘤 转移 DNA

      笔者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我院74例大肠腺癌术后随访病人的标本进行了DNA和RNA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大肠腺癌DNA和RNA含量的变化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5~1998年收治的74例大肠腺癌病人,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28~87岁,平均55.4岁。其中结肠癌41例,直肠癌3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术后定期随访。

      1.2 方法

      1.2.1 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将存档肿瘤组织蜡块切成厚度为80~100μm的4~5片,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二甲苯3~5ml,每3h加入1次,共加3次。常规水化,将脱蜡及已水化的组织片置于重叠的100目铜网和260目尼龙网上,以眼科镊轻搓,边搓边以生理盐水冲洗入小烧杯中,直至组织完全搓完。以1500r/min离心5min,再以磷酸缓冲液漂洗离心(800r/min),共2次,去上清液后将每份样品分别放入2支试管内待测。

      1.2.2 DNA和RNA含量测定 用溴化乙啶插入DNA染色法染色DNA(染液含溴化乙啶10mg/L,RNA酶10mg/L、细胞打孔剂1.0%);用FACScan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生产,变异系数CV在5.0%以内),分别测试每份样品的DNA和RNA含量,每份样品测10 4 个细胞。用DNA指数(DI)表示DNA含量,用RNA指数(RI)表示RNA含量,DI与RI计算公式如下:DI=(检测样品G 0 /G 1 期细胞峰道均值)/(对照样品G 0 /G 1 期细胞峰道均值);RI=10×(检测样品G 0 /G 1 期细胞峰道均值)/(对照样品G 0 /G 1 期细胞峰道均值) [1] 。1.2.3 诊断标准及方法 二倍体(2C)及异倍体(An)DI诊断标准:DI为0.95~1.05(DI=1±CV,CV取0.05),近二倍体诊断标准:DI为0.90~1.10(DI=1±2CV),DI≥11.1为含量高于正常。

      1.3 统计学方法 DNA异倍体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RNA含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 大肠癌分期、组织学类型与DNA异倍体和RNA含量的关系 (略)

      表2 大肠癌转移、复发与DNA异倍体和RNA含量的关系 (略)

      表3 不同生存时间与DNA异倍体和RNA含量的关系 (略)

      3 讨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DNA和RNA含量,可从核酸代谢水平上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力学规律。大量研究表明,DNA倍体及SPF、PI的异常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能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DNA异倍体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肿瘤细胞增殖旺盛,肿瘤的复发率高,转移率高,病死率高,预后不良。笔者研究发现,大肠腺癌组织的DNA异倍率与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但与Dukes'分期关系密切,病变越晚,异倍体检出率越高。RNA含量与病变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有显著相关性,病变越晚,分化越差,RNA含量越高。本研究中,有淋巴结转移或其它脏器转移的大肠腺癌DNA异倍体检出和RNA含量均比无转移者高,尤其是原发病变较早就有淋巴结转移病人的DNA异倍体检出率更高,RNA含量显著升高。另外,淋巴结和其它脏器转移的越多,DNA异倍体检出率和RNA含量也越高。因此检测DNA和RNA有利于判断肿瘤转移的程度。文献报道 [2] ,大肠癌二倍体癌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异倍体癌。笔者研究结果表明,术后生存5年的标本DNA异倍体检出和RNA含量与1年内死亡病人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22例根治术后复发病人DNA异倍体检出率为95.45%,RNA含量为27.90±7.13,明显高于未复发病人。因此,DNA和RNA含量测定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估价临床预后的客观指标,为术中、术后近期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成进,杨道理,孙晓明,等.原发性肝癌细胞RNA、DN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临床军医杂志,2001,29(2):29.

      2 Douglas E,Merkel MD,WilliamL,et al.Ploidy proliferative and progno- sis DNA flow cytometry of solid trmors.Cancer,1990,65:1194.

    ↑上一篇:Rb基因、Rb2/p130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相关性
    ↓下一篇: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照射剂量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