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胰岛素血症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5-22  浏览次数:478次

      作者:姜云发 傅向华 李亚 谷新顺 郝国贞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心血管病房,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呈色分级;心功能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血清胰岛素水平急剧升高,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损害细胞内皮功能,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减低,微血管病变形成〔1〕,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同时导致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高凝血、低纤溶状态,利于微血栓形成,引起心肌微循环障碍从而可能影响PCI术后心肌组织的灌注及患者心室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胰岛素水平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心功能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病例选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62 例发病12 h内AMI患者,男46 例,女16例,年龄43~82(平均6737± 115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ACC/AHA关于AMI的诊断标准。根据胰岛素水平值分为:正常胰岛素组(血清胰岛素<15 mU/L),共37例;高胰岛素血症组 (血清胰岛素≥15 mU/L),共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死部位〔前壁、下壁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及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正常胰岛素组存在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数少于高胰岛素血症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略)

      与正常胰岛素组比较:1)P<001,( )为%

      12 研究方法

      121 胰岛素的测定 所有AMI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定义FINs峰值大于正常人均值+2 s,即FINs≥15 mU/L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2〕。

      122 治疗方法 患者于术前常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或巴米尔)300 mg、氯吡格雷(波立维)300 mg口服,术后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监测活化的凝血时间(AC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调整肝素用量,并同时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或巴米尔)300 mg每日1次,波立维75 mg,每日1次,另外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123 病变血管PCI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 所有入选病例于PCI术后行MBG〔3〕评价冠脉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灌注情况,在行MBG分析时,要求选择最佳角度和效果的完整系列造影,造影记录持续达到造影剂充盈冠状静脉并返流入静脉窦(总量约10~15 ml),并常规经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100 μg以排除冠脉痉挛引起的血流缓慢。

      124 心脏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检查 患者于术后1 w、6个月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7心脏Doppler彩色超声心动仪行UCG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25 其他检查 所有患者于PCI术后6个月复查各项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进行组间及组内自身前后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MBG结果分析 正常胰岛素组37例患者中有35例(946%)心肌组织灌注良好可达MBG(23)级,2例达MBG(01)级;高胰岛素血症组25例患者中有17例(680%)达MBG(23)级,8例达MBG(01)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PCI术后1 w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胰岛素组LVEF高于高胰岛素血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示正常胰岛素组LVEF较术后1 w明显改善(P<005),高胰岛素血症组亦有一定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LVEF比较(略)

      与正常胰岛素组比较:1)P<005;与术后1 w比较:2)P<005

      3 讨论

      AMI治疗的关键是尽早给予冠脉血运重建,实现IRA的迅速完全持久的再通,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的再灌注。然而急诊PCI使冠脉再通后,仍有10%~30%的患者不能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灌注,结果使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AMI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Claeys 〔4〕和Porter等人〔5〕的研究亦表明即使恢复冠脉血流为TIMI 3级,也有25%~50%未达到心肌组织水平的完全灌注。因此,AMI的理想再灌注治疗应当在冠脉再通的基础上,实现心肌组织水平的完全再灌注。

      老年AMI患者急性期血清胰岛素水平急剧升高,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此时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可损害内皮细胞功能〔6〕,导致内皮细胞增生变性,基底膜增厚,内皮下纤维化,从而使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冠状动脉管腔进一步狭窄,微血栓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皮完整、功能正常是胰岛素发挥正常作用的必要条件〔7〕。现在认为内皮细胞也是胰岛素的靶器官,胰岛素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增加而发挥其血管舒张功能,从而引起血管病变。胰岛素具有新的血管活性作用,即胰岛素可增强人体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迅速增加NO诱导的内皮性血管扩张。高胰岛素血症时胰岛素敏感性差,血管内皮功能异常〔8〕。

      此外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还可导致凝血、纤溶活性异常;促进炎症的发生,增加冠脉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加速斑块破裂,加剧AMI发生发展,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严重影响AMI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胰岛素通过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引起AMI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主要心脏事件多,影响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同高血糖一样,对AMI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Graier WF,Posch K,Wascher TC,et alA role of superoxide anions changes of endothelial vasoactive response during with hyperglycemia〔J〕Horm Metab Res,1997; 29: 6225

      2 李秀钧,邓尚平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测定方法和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34

      3 Arnoud W,Jvant Hof,Aylee Liem,et alAngiographyic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blush grade〔J〕Circulation,1998;97: 23026

      4 Claeys MJ,Bosmans J,Veenstra L,et alDeterminants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after 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mportance of microvascular reperfusion injury on clinical outcome〔J〕Circulation,1999;99(15):19727

      5 Porter TR,Li SP,Oster R,et alThe clinical implication of the “no reflow” demonstrated with intravenous perfluorocarbon containing microbubbles following restor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3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1998;82(10): 11737

      6 Ajada A,Dandona PEffect of insulin on human aotic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J〕Metabolism,2000;49(2): 14750

      7 Cleland SJ,Petrie JR,Ueda S,et alInsulin as a vascular hormone implication for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lin Exp Physiol,1998; 25: 17584

      8 Gurbel PA,Serebruany VL,Shustov AR,et alEffect of reteplase and alteplase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major receptor expression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J〕J Am Coll Cardiol,1998;31(31):146673

    ↑上一篇: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对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动态脉压指数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