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套细胞淋巴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07  浏览次数:476次

      作者:苗亚军,杨文秀,黄韵红,钟愉 作者单位:1.贵州省肿瘤医院 介入淋巴瘤科, 贵州 贵阳 550004;2. 贵阳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贵州 贵阳 550004 贵州省省长基金资助项目(S2004-18),贵阳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C2005-1),贵州省卫生厅科技项目(G2005-2)。

      【关键词】 淋巴瘤,B细胞; 淋巴瘤,非霍奇金; 病理学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小B细胞淋巴瘤,在以往的淋巴瘤分类中命名不甚统一,世界卫生组织对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认为MCL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1]。收集2007年5月~2008年5月6例套细胞淋巴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患者,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MCL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收集诊断为小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10例,复习所有病例的常规HE切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根据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1]进行筛选,从中筛选出6例病例纳入研究。

      1.2 方法

      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uperwisionTM两步法,抗原修复采用热修复。6例均标记CD20、CD5、CD79a、cyclinD1、CD10、Bcl2、CD3及Ki67,标记所用一抗及染色试剂盒均购自DAKO公司。以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做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CD20、CD5、CD79a、CD10、CD3及Bcl2为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100,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膜、Bcl2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浆;Ki-67为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100,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cyclin D1为多克隆抗体,稀释度1∶150,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

      1.2 随访

      以病人诊断之日为随访开始时间,随访资料见表1。表1 6例MCL随访资料(略)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

      6例患者,年龄47~71岁,中位年龄58岁。4例发生于结内,2例为结外。2例累及骨髓,2例结外原发者有淋巴结累及。6例均经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正规化疗4~6周期后缓解或部分缓解,2例在6个月内复发且均累及骨髓。6例患者随访时均健在。

      2.2 病理组织学特点

      肉眼观察:4例结内MCL患者表现为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部分有淋巴结相互粘连,切面为灰白色或灰红色,实性、质地中等或呈鱼肉状;2例结外病例,肠部病变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息肉,扁桃体病变表现为直径2 cm大小的结节。组织学特点:淋巴结或结外组织结构被破坏,由一致的小到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增生取代,4例肿瘤细胞呈模糊的结节状排列,2例弥漫分布,肿瘤细胞核圆形或轻度不规则,核仁不明显。1例部分细胞有母细胞化,透明变性的小血管易见。

      2.3 肿瘤细胞免疫表型

      6例MCL均表达CD20(图1)、CD79a、cyclinD1(图2)及CD5,3例表达Bcl2;6例均不表达CD45RO、CD3和CD10。复发的2例Ki67阳性细胞数为60%左右。

      3 讨论

      MCL是近年来重新审定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小B细胞淋巴瘤,过去由于未被认识,在不同的分类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名称,如中心细胞性淋巴瘤(Kiel)、中度分化的淋巴细胞性淋巴瘤(Rappaport),或归入弥漫滤泡小裂细胞性淋巴瘤(WF)。按照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依据,MCL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及临床过程,故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淋巴瘤类型[1]。近年来的研究认为,MCL起源于滤泡套区内(innerfollicle mantle)未受抗原刺激的CD5 阳性和CD23阴性的周围性B细胞。以往认为,套细胞淋巴瘤的生存时间以年计算,故将其划分为惰性淋巴瘤,但MCL的中位生存期是3~5年,远短于惰性的小B细胞淋巴瘤,故目前已逐渐将其归为侵袭性淋巴瘤。

      MCL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60岁,男多于女,约为4∶1或3∶1。MCL初次就诊多为临床III~IV期,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伴有或不伴有肝脾肿大,易发生骨髓侵犯、结外侵犯(如胃肠道),也有部分病人表现为结外原发。本组6例的平均年龄58岁,男性多于女性(5∶1),III~IV期5例,II期1例,6例中有2例发现骨髓受累。

      MCL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抗原(CD19、CD20、CD22、CD79a),并表达CD5、CD43,不表达CD10。本组6例病例均符合套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套细胞淋巴瘤病人肿瘤细胞内存在t(11;14) (q13;q32)染色体易位,导致cyclinD1的高表达。这一特征性的遗传学改变,决定了cyclinD1表达是MCL诊断的重要条件。MCL来源于滤泡套区细胞,故CD5阳性亦为诊断所必须。Ki67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较好的标记,它与多种肿瘤的临床过程、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本组病例显示,复发病例、有骨髓侵犯和有肿瘤细胞母细胞化的病例Ki67阳性率较高,表明Ki67亦与MCL的临床过程和预后有关。另外,6例中3例有Bcl2表达,1例可疑表达,但Bcl2表达与MCL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还不明确,这些都需要延长随访时间,扩大病例数做进一步研究。

      需与MCL进行鉴别诊断的小B细胞淋巴瘤主要有4种。(1)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肿瘤由中心细胞(核比MCL瘤细胞更不规则)和少部分中心母细胞构成,FL瘤细胞表达CD10,不表达CD5、CD43和cyclinD1;(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是高侵袭性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等偏小,易与MCL母细胞变型混淆,但LBL的瘤细胞核为圆形,核分裂像更多,易见“星空”现象,肿瘤细胞有很高的增殖活性,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是其特殊标记,但不表达cyclinD1;(3)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B-SLL):BSLL为惰性淋巴瘤,瘤细胞小、圆形、较规则,可见假滤泡结构,BSLL表达CD5和CD23,但不表达cyclinD1;(4)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ymphoma lymphoplasmatic,LPL):是中老年常见的惰性淋巴瘤,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CD20和CD79a等,尤其是后者,常有IgM表达,但不表达cyclinD1[3],常伴血球蛋白血症。

      MCL是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上难以治疗,对传统化疗反应差,单药化疗有效率40%,联合化疗有效率70%,但患者大多在6~18个月时出现进展,生存期较短,中位生存30~40个月[4]。利妥昔(R)-CHOP方案II期临床试验显示ORR达96%,并有分子生物学缓解,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16.6个月[5]。德国淋巴瘤研究小组对一组122例新诊断MCL患者进行随机III期临床试验(RCHOP方案和CHOP方案)显示,RCHOP与CHOP相比,生存期明显延长[6]。

      Forstpointner等[7]报道,RFCM(美罗华、福达拉宾、环磷酰胺、米托蒽醌)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MCL有效率达58%,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研究认为,采用新的联合化疗、生物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能改善MCL患者的疗效,延长其生存时间[8]。由于MCL的特殊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共同提高对其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以提高诊断,增加疗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Swerdlow S H,Berger F, Isaacson H K,et al.Mantle Cell Lymphoma[M]//Jaffe ES,Harres NL,Stein H,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J].Lyon:LARC press,2001:168-170.

      [2]Internationnal Lymphoma Study Group (ILSG) .A clinical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of nonHodgkin’s lymphoma.the nonHodgkin’s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project[J].Blood,1997(89):3909-3918.

      [3]朱雄增.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9(1):80-81.

      [4]Dreyling M,Lenz G,Hoster E,et al. Early consolidation by myeloablative radiochemothrapy followed by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first remission significantly prolong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in mantal cell lymphoma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Eurropean MCL network [J].Blood,2004(105):2677-2684.

      [5]Howard OM,Gribben JG,Neubeyg DS, et al. Rituximab and CHOP induction 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mantle cell lymphoma: molecular complete responses are not predictive of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J].J Clin Oncol,2003(20):1288-1294.

      [6]Kaufmann H,Raderr M,wohrer S,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rituximab plus thalidomide in patients weth relapsed/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J].Blood, 2004(104):2269-2271.

      [7]Forstpointner R,Dreyling M,Repp R, et al.The addition of ritaximab to a combination of fudarabine,cyclophosphamide,mitoxantrone(FCM)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esponse rate and prolongs survival as compared with FCM alone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follicular and mantle cell lymphomas: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German LowGrade Lyphoma Study Group[J].Blood,2004(104):3064-3071.

      [8]Torlako YICE,Nislsens S,Vyberg M. et al.Antibody selection in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cyclinD1 in mantle cell lymphoma[J].AM J Clin Pathol,2005(5):782-789.

    ↑上一篇:新辅助化疗对129例Ⅲ期低位直肠癌TME术后影响的生存分析
    ↓下一篇:小肠脂肪瘤导致肠套叠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