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COMP方案联合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6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3  浏览次数:1215次

      作者:何爱国 谭瑞峰 钟晓燕 幸代英 作者单位:643010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学疗法 沙立度胺 联合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M)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经典的治疗方案为M 2 方案,近年来沙立度胺(反应停)在难治性MM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我们于2000年1月~2003年8月采用COMP方案联合沙立度胺共治疗MM16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33例MM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2.5±7.8)岁;初治27例,复治6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表现结合血象、骨髓象、骨髓活检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定量而确诊,诊断标准均符合文献[1]。33例中临床分期1期6例,2期13例,3期14例;免疫分型IgG型22例,IgA型7例,IgM型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7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开始服用反应停(江苏常州制药厂)200mg.d,以后每周增加50mg.d,直至400~500mg.d,应用4~6月后,逐渐减量至300mg.d,维持治疗6~12个月。化疗方案用COM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马法兰+强的松)方案,每4~6周化疗1次,化疗6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除不用反应停外其他同治疗组。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成份输血、抗生素、营养支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治疗。

      1.3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1]制定疗效判定标准。1.3.1 直接指标:(1)血清或尿中M蛋白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上;(2)浆细胞肿瘤2个最大直径之积缩少50%以上;(3)溶骨性损害再钙化。

      1.3.2 间接指标:(1)骨髓中浆细胞减少80%以上或降至<5%;(2)血红蛋白上升20g.L或红细胞压积上升0.06(不输血情况下),持续1个月以上;(3) 高血钙降至正常;(4)血尿素氮降至正常;(5)日常生 活自理状况改善2级以上。

      1.3.3 疗效判断:(1)部分缓解。直接指标至少有1项达到要求,且间接指标至少2项达到要求。(2)进步。直接指标中有1项有好转;间接指标至少有2项达到要求。(3)无效。异常指标均未达到进步要求或只有1项间接指标达到要求。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后部分缓解6例,进步6例,无效3例,死亡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6例、5例和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8.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复发或临床分期加重者3例(占20.0%),对照组9例(占6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治疗组还有嗜睡、头晕、腹胀、便秘,以嗜睡最为明显,2例有皮肤干燥、皮疹和双下肢水肿,3例有肢端麻木、浅感觉减退,但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MM是一种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M 2 方案化疗约60%的患者有效,近年来国内报告反应停配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MM取得了显著疗效 [2] ,其有效率达75%。目前研究认为反应停的作用机理可能有 [2,3] :(1)抗血管形成作用,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BFGF-2)的活性,直接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侵润与转移;(2)调节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与活化,如诱导T细胞产生INF-γ和IL-2,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和存活;(3)调节或改变某些细胞粘附因子的产生与活化,如IL-6、IL-1β、IL-10、TNF-α,而这些因子与骨髓瘤细胞生长和存活密切相关。从我们临床观察来看,常规化疗联合反应停治疗MM近期总有效率为75.0%,与文献报告相似 [2] ,而对照组为58.8%,2组虽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病例较少有关,但随访1年后治疗组复发及加重病例占20.0%(3.15),对照组为60.0%(9.15),远期疗效以治疗组为优(P<0.01)。反应停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复发,维持较长的部分缓解状态,对难治和复发的MM患者与化疗配合也较单纯化疗或伍用耐药基因逆转剂为好 [4] 。

      反应停通过抗血管新生和免疫调节作用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起效较慢,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反应停无骨髓抑制作用,单纯应用疗效较差,故 应与化疗联合才能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3-377.

      2 尤安磊,贺立山,魏秀丽,等.反应停、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 骨髓瘤16例.白血病·淋巴瘤,2002,11(5):296-297.

      3 陈玉宝.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2,25(2):170-173.

      4 王明琳,穆惠荣,刘日芬,等.沙立度胺治疗急性白血病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2003,42(5):296-299.

    ↑上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罕见的外阴上皮内瘤变3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