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体外放疗治疗宫颈癌初探

    发表时间:2012-04-20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侯琼梅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全盆体外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对32例中晚期宫颈癌行化疗、体外放疗后行定向放疗(治疗组),对照分析化疗体外放疗后行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0例(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CR 78.13%,PR 9.38%,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CR 33.33%,PR 40.0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完全缓解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2.64,P<0.01)。结论 化疗体外放疗后行立体定向放疗中期宫颈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宫颈肿瘤;立体定向放射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

      宫颈癌的发病率为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当患者就诊时多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但局部中晚期病例的治疗效果仍然较差,寻求一种治疗效果好,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是当今妇瘤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5月对32例中晚期宫颈癌行化疗、体外放疗后予立体定向放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06年5月在我科住院62例宫颈癌,年龄23~67岁,平均47.2岁,组织学分型宫颈鳞癌60例,腺癌2例,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5)修订的临床分期[1],诊断为宫颈癌Ⅱb~Ⅲb期,肿瘤直径>4cm。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行化疗、体外放疗后行立体定向放疗,对照组30例行化疗、体外放疗后行高能聚焦超声治疗。

      1.2 治疗方法

      62例患者均为先行5-FU 750~1000mg/m2 1~5天、DDP 100mg/m2 1天、ADM 500mg/m2 1天全身静脉化疗1个疗程,化疗后行直线加速器常规全盆体外放疗,放疗量5000CGY,3~4天后治疗组行立体定向放疗,对照组行高能聚焦超声治疗。

      1.3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患者双手上举置于头顶,真空体模固定后行双螺旋CT薄层连续扫描定位,将CT资料网络传送至Cadplan Hellios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并制作适形挡铅,实施放射治疗,放疗量200CGY/次,每周5次,总量2000-3000CGY,对照组体外放疗后行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3~4次。

      1.4 疗效评估

      每周查血常规1~2次;体外放疗后、立体定向放疗或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后分别行妇检、电子阴道镜、B超或CT检查,不良反应按WHO分级进行评价。近期疗效:①完全缓解(CR):治疗结束后1个月宫颈肿块完全消退;②部分缓解(PR):治疗结束后1个月宫颈肿块完全消退75%以上;③好转(MR):治疗结束后1个月宫颈肿块体积消退>25%,但<50%且无新病灶出现;④稳定(SD):治疗结束宫颈肿块消退<25%无新病灶出现。⑤病变进展(PD):治疗结束宫颈肿块体积不消退,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PP)=CR+PR[2]。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78.13%)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2.2 副作用

      62例患者均接受静脉化疗1个疗程,常规体外全盆放疗,在化疗后体外放疗中均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及胃肠道反应,少数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经对症处理后均能接受随后的立体定向放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

      3 讨论

      3.1 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选择

      宫颈癌治疗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无手术机会,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化疗的目的是增强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3.2 放射治疗

      宫颈癌的放疗多采用全盆照射加腔内照射,而放射治疗不可避免地造成肿瘤周边正常组织及射线穿过部位受到一定的照射。而根据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剂量学原则,肿瘤靶区的剂量要准确,剂量分布要均匀,尽量提高治疗区的剂量而降低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使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3]。体外全盆放疗,直肠、膀胱的照射剂量极限为5000CGY,而宫颈肿瘤剂量未够,为提高宫颈肿瘤局控率,减轻放疗并发症发生,20世纪90年代三维立体定向放疗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使放疗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立体定向放疗能准确的摆位,计算机技术的精确计划设计与实施,增高了靶区的剂量,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具有靶区剂量分布均匀的特点。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我们采用静脉化疗1个疗程,体外常规放疗后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近期效果满意,至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3.3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

      该疗法是利用热效应,空气效应和机械效应从而使肿瘤局部产生高温、高压、自由基、冲击波、放电等物理效应,产生的自由基(O2-OH)具有还原作用,可加速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可增加放疗敏感性,不能杀伤肿瘤细胞,目前不能代替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8.

      [2]包如迪.妇科肿瘤临床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413.

      [3]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6.

    ↑上一篇: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概况
    ↓下一篇:基层医院早期胃癌的诊断策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