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广西河池市壮族人群食管癌301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24  浏览次数:544次

      作者:卢森强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宜州 546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广西河池市壮族人群食管癌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301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率为10.20%(301/2950),男女之比为3∶l。发病高峰年龄在41~60岁(74.42%),职业以农民为主(92.80%)。好发部位依次为食管中段(69.87%)>下段(17.60%)>上段(12.53%)。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54.81%)。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98.93%)。结论 本地区壮族食管癌检出率高,发病高峰年龄提前,应做好食管癌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壮族;食管肿瘤;胃镜检查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48万新食管癌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4.6%,是全球范围内第八位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分布极不平衡,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及种族之间,其发病率相差很大。同一地区不同人种中其发病各有其自己的流行病学特点[2]。本地区为壮族集居区,其食管癌发病情况少见报道。现就1998年1月~2005年12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在我院就诊经胃镜检查的壮族患者2950例,检出食管癌301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壮族患者2950例,其中男2180例,检出269例,女770例,检出32例,男女检出例之比为3∶1。发病年龄构成比见表1,职业构成比见表2。

      表1 1998~2005年河池市301例壮族食管癌患者发病年龄构成比(略)

      表2 1998~2005年河池市301例壮族食管癌患者职业构成比(略)

      1.2 病变部位 食管上1/3段38例(12.53%),食管中1/3段210例(69.87%),食管下1/3段53例(17.60%)。

      1.3 镜下形态 早期食管癌1例,呈乳头状,其余300例均为进展期食管癌,其中肿块型38例(12.85%),肿块浸润型164例(54.81%),溃疡型54例(17.91%),溃疡浸润型30例(9.89%),周围缩窄型14例(4.54%)。

      1.4 病理类型 鳞癌298例(98.93%),腺癌3例(1.07%)。

      2 讨论

      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一旦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呕血、黑便时,大多数情况已至晚期。故了解食管癌的发病特点,对其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纤维及电子胃镜的广泛普及,食管癌报道日益增多。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特点为:①检出率各地不等,为3.61%~10.6%,寇化敏等[3]报告食管癌的发病率9.08%,李泽纯等[4]报告食管癌的发病率12%,均为食管癌的高发区。②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据文献报道男女发病率比为1.3~2.7∶1[5],好发年龄为55~79岁之间。③具有种族差异,陈明星等[2]报道汉族检出率为1.3%,维族检出率为7.2%,哈萨克族检出率为8.4%,蒙古族检出率为6.9%,回族检出率为5.3%。④好发食管中段,病理分型主要为鳞癌,占90%以上,镜下形态以肿块型最多,其次为溃疡型。⑤高发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

      本组资料与上述资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检出率较高为10.20%,说明本地区壮族食管癌为高发区。②男女之比为3∶1,说明男性更易患病。③本组好发年龄为40~60岁组之间,占74.42%,说明本地区壮族食管癌发病年龄前移,有年轻化的趋势。④几乎均为进展期,早期检出率低,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⑤好发于农民。

      本组资料具有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与如下因素有关:①本地区为少数民族壮族的聚居区,受民俗影响,人们喜好饮酒;加上劳动强度大,人们往往喝浓茶及吸烟提神,这些因素均可造成食管粘膜的损伤,长期的刺激可形成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进而发生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②本地区为石山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们喜食酸菜,酸菜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剂,能诱发食管癌。③本地区为边远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特别是农民预防保健意识差,癌前疾病未能有效防治,就医时多已为中晚期,早期癌检出率低。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积极抓好“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奇璐.胃肠癌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

      [2] 陈明星,龚惠芸,陈敏.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五种民族食管癌10年间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1):80-81.

      [3] 寇化敏,孙伟.619例食管胃癌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3(1):47.

      [4] 李泽纯,王桂平,杨丽霞,等.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食管癌330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3):45-46.

      [5]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22.

    ↑上一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骨髓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及骨髓象诊断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