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子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4-26  浏览次数:499次

      作者:申向东  陈爱平 刘建平

      摘要 目的:观察HPV16感染后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探讨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SP法对40例慢性宫颈炎,46例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HPV16的检测及bcl-2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的HPV16感染率及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73例HPV16阳性者bcl-2蛋白表达40例,阳性率54.8%,57例HPV16阴性者bcl-2蛋白表达13例,阳性率22.8%,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化生、CIN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bcl-2蛋白;癌前病变;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

      近年来病毒病因学研究认为HPV的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关系密切,因此HPV检测阳性者,尤其持续HPV感染者,应列为前瞻性研究观察对象 [1] 。我们通过HPV16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探讨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我院1995年~2001年妇科就诊患者130例,年龄30岁~70岁,平均50岁,其中慢性宫颈炎40例,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4例,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切片厚度4μm。

      1.2 PRINS检测

      HPV16型PRINS检测试剂盒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提供,引物选自HPV16的特异基因序列,操作方法主要步骤如下:切片入0.1%HCl内10min,PBS液洗;蛋白酶K消化,37℃15min,PBS液洗;加入引物反应液,每片50μL,95℃,3min,62℃,1min,PBS液洗;切片入50℃0.1×SSC液内洗5min,PBS液洗;切片加入由TaqE,Dig-dNTPs构成的杂交液,50μL/片,72℃5min,Dig-buffur I液洗;经血清封闭37℃20min,加入Anti-Dig-AP液,30μL/片,37℃1h,Dig-buffur I液洗2×2min;NBT/BCIP系统显色,核固红衬染。结果判断:以细胞核内出现紫蓝色颗粒为阳性标记信号。实验用已知宫颈癌HPV16DNA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正常肝组织;切片中以三蒸水取代引物;切片直接以NBT/BCIP显色。

      1.3 免疫组化染色(SP法)

      bcl-2采用SP染色,DAB及SP试剂盒由福州买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用T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已知阳性反应物质作阳性对照。结果判断:阳性物质定位于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中,核不着色,呈棕黄色。高倍镜下对细胞内反应物阳性强度评分:无着色为0,浅着色为1,深着色为2;阳性范围:无着色为0,着色<1/3为2,弥漫着色为3,两项结果相加≥3为(+)。

      2 结果

      2.1 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的HPV16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宫颈粘膜病变中HPV16的检出率(略)

      2.2. bcl-2蛋白

      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织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宫颈粘膜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略)

      2.3 HPV感染与bcl-2蛋白的表达

      73例HPV阳性者bcl-2蛋白表达40例,阳性率54.89%,57例HPV阴性者bcl-2蛋白表达13例,阳性率22.8%,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bcl-2基因是位于18q21染色体上,在调控细胞程序死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产物并不加速细胞分裂及增殖,而是促进细胞生存,又称“长寿基因” [2] ,实验结果显示在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化生,CIN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且bcl-2蛋白在鳞状上皮化生及CIN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说明宫颈黏膜鳞状化生及CIN时,细胞凋亡减少,促使肿瘤生长。

      本实验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的HPV16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HPV阳性患者与HPV阴性患者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与文献报道相似 [3] ,HPV感染与其它有害因素共同作用,在宫颈糜烂面反复感染,诱发粘膜损伤,并促使细胞内bcl-2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因此细胞凋亡过程受阻。

      我们通过对HPV16与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为临床根除HPV感染及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对有HPV感染的癌前病变患者,应积极根治,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

      参考文献

      1.赵方辉,戎寿德,乔友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6):638

      2.Pillai MR.Jayaprakash PG,Nair MK.Bcl-2immunoreactivity but not p53accumulation associated with tumour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in cervical carcinoma[J].Cancer Res Clin Oncol,1999,125(1):55~60

      3.Sheman ME,Schiffman M,Cox JT.Effects of age and human papil-loma viral load on colposoopy triage:data from the randomized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triage study.J Natl Cancer Inst,2002,94(2):102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血管计数和VEGF及MMP3的表达及其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