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中晚期肝癌的IA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的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2-05-09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石德强  作者单位: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

      【关键词】 肝癌 IA 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Contrastive Study on IA Chemotherapy and General Embolized Chemotherapy

      SHI Deqiang,XU Xiaoqing,ZHANG Chao

      (Jiaozhou Central Hospital of Qingdao,Shandong 266300,China)

      Key words:Liver cancer;IA;Artery embolism;Intervention therapy

      经皮插管动脉内药物灌注(Arterial Infusion,IA)化疗,常规栓塞化疗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目前国内广泛应用,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方法。对于二者的比较研究,笔者近几年来尚未见国内外专门报道。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采用IA化疗及常规栓塞化疗治疗68例中晚期肝癌,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探讨二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68例中晚期肝癌,接受肝动脉途径化疗,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8岁~72岁,平均年龄62.5岁。上述病例均经临床与影像学综合诊断,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 临床资料 68例肝癌患者,27例有肝区疼痛,表现为持续性肿痛或钝痛,肝脏体积增大,伴有进行性消瘦、发热。12例伴有轻度黄疸,并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经食道钡餐及B超检查,表现为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脾大及轻度腹水。7例伴有胸膜转移,表现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胸部疼痛,轻度胸闷。22例临床症状隐匿,缺乏典型的肝癌症状。所有68例肝癌患者中,经肝功能检查,其中49例有慢性肝炎病史,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为阳性,合并肝硬化者占70%。

      1.3 IA化疗与栓塞技术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引入导管至腹腔干,并进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导管位置之后,对一些伴有并发症的肝癌患者行IA化疗,对临床症状隐匿,体质较好的肝癌患者,尤其是巨块型肝癌,则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视肿瘤不同部位,分别将导管(5F~6F)选择性插入肝右或肝左动脉,经导管注入碘油或其他栓塞剂抗癌药混悬剂。

      1.4 检塞材料与化疗药物 IA化疗药物比较广泛,我们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经常应用以下化疗方案,阿霉素(ADR)50 mg,丝裂霉素(MMC)20 mg,氟尿嘧啶1 000 mg,顺帕(DDP)40 mg。栓塞材料,主要采用超液化碘油(Lipiodol ultrafluiod),其次,白芨粉、鸦胆子油及明胶海绵。配制方法用76%的造影剂或5FU溶液溶解化疗药物,再以1∶1的比例与碘油混合,将二者置于一容器内用注射器反复快抽即成。

      2 结果

      2.1 中晚期肝癌IA化疗及栓塞的影像学表现 本组68例肝癌患者,全部进行CT及肝动脉造影及减影DSA检查,68例中有49例为块状型肝细胞癌约占72%,其中巨块型38例;12例为结节型约占17.6%;7例为弥漫型约占10.4%。CT表现为:肝内肿块圆形或卵圆形,巨块者直径达10 cm以上,病灶边缘是分叶状,个别浸润生长的肿瘤,形态极不规则,个别肝癌患者可见“晕圈征”;结节型及弥漫型肝癌,平扫可见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肝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肝动脉造影所见,肝肿块显示不规则的密度增高影边界非常清晰,并可见肿瘤染色浓密,采用5F~6F肝管超选择性肝动脉,对肝内肿块进行栓塞后,造影显示肿块内栓塞剂沉积均匀密实,边缘完整,多发者可见肝内多个密实栓塞灶。

      2.2 中晚期肝癌IA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患者生存率随访比较 本组68例肝癌患者中,我院对其中42例进行随访,并进行统计,见表1。

      2.3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严重程度不同 IA化疗后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经过系统处理后,一般5 d~7 d可缓解症状。而常规栓塞化疗后,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局部疼痛和发热等症状,以碘油为栓塞剂最多,而且术后并发症较轻;以明胶海绵为栓塞剂,术后并发症较为突出,必须经过系统处理,才可缓解。

      表1 两组病例生存率比较(略)

      注:括号内分子为生存例数,分母为随访例数。

      3 讨论

      常规栓塞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Nishinine等[1]报道36例<3 cm的肝癌行常规栓塞化疗后1 a、2 a、3 a、4 a生存率分别为100%、85%、73%和73%;而57例>3 cm的肝癌行栓塞化疗后1 a~4 a生存分别为86%、67%、56%和30%。通过严格的对照比较,常规栓塞法1 a、2 a、3 a生存率明显高于IA化疗法。在栓塞化疗后的肝癌患者中,其中有8例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从手术标本看,8例标本均可见肿癌坏死及包膜浸润性坏死,肿块大小比栓塞前明显缩小;而IA化疗造成肿癌坏死的例数极低,甚至没有。探索其原因,由于常规栓塞化疗阻断了肝动脉供血,同时,又阻断了肿瘤周边的门静脉供血,因而造成肿瘤本身及包膜浸润更完全坏死[2]。从而减少了肿瘤复发的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对肝癌患者,术前掌握适应证是进行化疗的关键,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下列情况只适用于IA化疗,而不适用于栓塞化疗。恶病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伴肝动脉—肝静脉瘘者;门脉主干癌栓完全阻断门脉血流或其阻塞程度>60%;肿块体积占全肝70%以上。因此,笔者认为,IA化疗对于晚期肝癌,尤其是禁忌栓塞的患者,意义重大。通过IA化疗加以辅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当然,常规栓塞化疗,其临床效果远远好于IA化疗。常规栓塞化疗可导致或加重非癌区肝组织的损害,这一点无论是在肝癌栓塞后的肝脏改变;还是肝功能变化方面都得到了证实[3]。尽管如此,但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病灶邻近大血管或肝功能损害者,应首选肝癌常规栓塞化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肝癌患者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IA化疗或常规栓塞化疗,意义重大,二者之间各有优势,只要措施应用得当,完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 Nishimine K,Uchida H,Matsuo N,et al.Segmental transarterial cnemoembolizationwith Lipiodol mixed with anticancer drags for no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followup CT and tnerapeuticresults[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1994,33(Suppl):6080.

      [2] 陈晓明,罗鹏飞.肝癌节段性栓塞与常规栓塞化疗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271273.

      [3] 陈晓明,罗鹏飞,邵培坚,等.肝癌栓塞化疗后肝癌形态和功能变化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 1996,76:609610.

    ↑上一篇:干扰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对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