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声带切除治疗T1~T2期声门型喉鳞癌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17  浏览次数:539次

      作者:向明亮 作者单位:20009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0年4月在我院接受声带切除术的31例声门型喉鳞癌(T1期25例、T2期6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喉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拔管时间中位数6天;术后进食均无误咽现象,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中位数5天; 96.4%的患者对自己术后声音质量表示满意。31例患者中,29例术后病理切缘阴性;局部无复发者28例;随访中无患者发生近远处转移。其3、5年局部控制率均为90.3%。结论 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声带切除术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 癌 鳞状细胞 声带 喉部分切除

      现代喉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为:在安全切除肿瘤病灶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喉部正常组织,以期最大程度保存恢复患者的喉功能。早期喉癌的治疗更是趋向于微创。垂直半喉切除术、环上喉部分切除术、内镜下喉癌激光治疗术、以及放射治疗等方法治疗早期声带癌各有其缺点。本科自1994年以来对部分T1~T2期声门型喉鳞癌采用声带切除术治疗,在不影响肿瘤学效果的同时,获得了更佳的功能学结果, 兹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为保证患者术后至少随访3年以上,本文仅对1994年1月~2000年4月接受声带切除术治疗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手术适应症基本纳入标准 需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①声门型喉癌;②肿瘤后界距同侧披裂至少0.5cm;③对侧声带受累不超过其膜部中点。

      1.3 一般情况 31例患者中,男30例,女1例;年龄43~75岁,中位年龄65岁;肿瘤部位:左侧声带10例,右侧声带18例,双侧声带3例,前联合受累4例,喉室受累5例;肿瘤分期(按1997年UICC分类分期法):T1N0M0 24例,T2N0M0 6例,T1N1M0 1例;病理分级:鳞癌I级18例,鳞癌II级13例。

      1.4 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垫肩,局麻下行低位气管切开术后改全麻,颈部常规消毒铺巾,于颈前正中自舌骨至环状软骨下缘行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暴露喉体,正中稍偏健侧纵形裂开甲状软骨,将患侧声带、声带深面软组织、及肿瘤边缘外0.5cm软组织直至甲状软骨内软骨膜整块切除,将室带下拉修复已切除之声带,对合双侧甲状软骨板,术腔行负压引流,分层对位缝合切口,常规气管造口,放入气管套管。喉腔一般无需放置扩张子。

      其中1例N1患者同时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扫术。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鼻饲。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前联合受累、以及T2期者于术后2~3周接受辅助性放疗,剂量为50Gy/25FX/5W。

      1.5 术后患者发声功能评估 于术后3年采用下法进行。①患者对自己声音的评估:优、良、一般、差;②患者对自己术后声音的满意程度:满意、一般、不满意;③医生对患者声音质量的评估:优(静室环境下,相距6米,患者普通发声强度,评估者能清楚辨别无误)、良(静室环境下,相距4米,患者普通发声强度,评估者能清楚辨别无误)、一般(静室环境下,相距2米,患者普通发声强度,评估者能清楚辨别无误)、差(静室环境下,相距2米,患者普通发声强度,评估者不能清楚辨别)。

      2 结果

      2.1 肿瘤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起始时间为接受手术日,随访终止时间为肿瘤局部复发、颈部及远处转移、或患者因其他原因而死亡。无失访病例。至2000年4月,随访时间36~102个月,随访时间中位数87 个月。31例中,术后病理切缘阴性29例;局部无复发者28例;复发者共3例,均发生于术后1年内,其中2例属T2N0M0,1例为T1N1M0,3例复发者2例接受全喉切除术,其中1例再次术后无瘤生存已满5年,另1例于全喉术后2年死于肿瘤再次局部复发,1例拒绝手术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肿瘤未能控制,于复发后1年死亡。随访中无患者发生颈部及远处转移;1例患者于术后4年死于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该患者死亡前1月复查时无明显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按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3年局部控制率为90.3%(95%可信区间79.9%,100.7%),5年局部控制率为90.3%(95%可信区间77.9%,102.7%)。

      2.2 功能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喉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无喉狭窄发生,2例患者术后3月复查时,新声带下方有炎性肉芽,电子喉镜下予以摘除而愈;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拔管时间术后4~9天,时间中位数6天;术后进食均无误咽现象,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为术后3~7天,时间中位数5天。对无瘤生存患者(共计28例)术后声音质量的评估结果为:患者对自己声音的评估:优22例(78.6%),良6例(21.4%);患者对自己发声功能的满意程度:满意27例(96.4%),一般1例;医生对患者声音质量的评估:优24例(85.7%),良4例(14.3%)。

      3 讨论

      早期声带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其优缺点。放射治疗可获最佳功能学结果,但其3、5年局部控制率欠理想,低于传统的外科治疗手段。Bron等[1]对T1、T2期喉癌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其5年局部控制率为77%,Magnano等[2]的结果亦相似,其5年局部复发率为21.7%,且多数患者均有长期咽干等放疗并发症。垂直半喉切除术5年局部控制率86%[3],优于放射治疗,但声音质量不及放疗,且有喉狭窄之虞;此外,术腔需放置喉扩张子3周,且不适合于T1b声门型喉癌。环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肿瘤学效果令人满意,其3、5年局部控制率几乎达95%以上[4,5];但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误咽,鼻饲管拔除时间一般为术后22天,气管套管戴管时间平均17天[6],且有极少数患者永久性拔管困难。另外,环上喉部分切除术主要适应于T2、T1b、及部分T3期喉癌,术后患者发声功能劣于垂直半喉术。内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喉癌,虽有创伤小等优点,但肿瘤学效果欠满意,3、5年局部控制率约为85%左右[7,8]。

      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当病变尚非常局限时,甲状软骨板等组织是否必须切除值得探讨。TonVan等报道[9],对T1、T2期声门型喉癌单纯采用声带切除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84%,局部复发与病变部位有关,肿瘤局限于声带者,复发率为10/170。HarEL等[10]对单侧声带癌(T1a)行声带切除+假声带成形术治疗,随访1~11年,边缘阴性者,局部控制率达100%,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中位数5天,拔管时间4天,所有患者发声质量均满意。笔者对T1、T2期声门型喉癌行声带切除+假声带成形术治疗,其3、5年局部控制率亦均达90%以上,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拔管时间6天,恢复经口进食时间5天,所有患者均无误咽现象,术后96.4%患者对自己声音质量表示满意,其肿瘤学结果及功能学结果与以上学者研究结果相似。该手术良好的功能学结果可能与手术方式直接相关。由于甲状软骨板未予切除,术后喉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故无喉狭窄发生,且气管套管拔除时间能明显早于垂直半喉切除术;由于采用假声带修复声带,两者形态相似,故能获取尽可能佳的发声功能;加之双侧披裂均能保存,故术后无误咽发生,能及早恢复经口进食。此外,若肿瘤局部复发,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喉全切除术等方法进行补救。Bron等报道[1],喉部分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时,采用喉全切除术等方法进行补救,并不影响总的5年生存率。故我们认为,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声带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功能好、远期控制率高,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笔者分析资料时观察到,3例局部复发者,2例为T2期患者,1例虽为T1期,但其局部淋巴结已有转移,若按T1、T2期分别计算复发率,则T1期患者复发率为4.0%(1/25),T2期复发率则高达33.3%(2/6),虽因病例数过少,行统计学分析无差异,但也提示我们,对于T2期声门型喉癌选用声带切除术治疗时应慎重。

      【参考文献】

      [1] Bron LP, Soldati D, Ozsahin M, et al.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squamouscell carcinoma of the glottic larynx: endoscopic surgery or cricohyoidoepiglottopexy versus radiotherapy[J]. Head Neck, 2001, 23(10):823829.

      [2] Magnano M, Cavalot AL, Gervasio CF,et al. Surgery or radiotherapy for early stages carcinomas of the glottic larynx[J]. Tumori, 1999, 85(3): 188193.

      [3] Sheen TS, Ko JY, Chang YL. Partial vertical laryng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glottic cancer[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98, 107(7):593597.

      [4] Laccourreye O, Muscatello L, Laccourreye L, et al. 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 with cricohyoidoepiglottopexy for “early” glottic carcinoma classified as T1T2N0 invading the anterior commissure[J]. Am J Otolaryngol, 1997,18(6):385390.

      [5] Chevalier D, Laccourreye O, Brasnu D, et al. Cricohyoidoepiglottopexy for glottic carcinoma with fixation or impaired motion of the true vocal cord: 5year oncologic results with 112 patients[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7, 106(5):364369.

      [6] 沈伟.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6):333336.

      [7] Eckel HE. Local recurrences following transoral laser surgery for early glottic carcinoma: frequency, management, and outcome[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2001, 110(1):715.

      [8] Eckel HE, Thumfart W, Jungehulsing M, et al. Transoral laser surgery for early glottic carcinoma[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0, 257(4):221226.

      [9] TonVan J, Lefebvre JL, Stern JC, et al. Comparison of surgery and radiotherapy in T1 and T2 glottic carcinomas[J]. Am J Surg, 1991, 162(4):337340.

      [10]HarEl G, Paniello RC, Abemayor E, et al. Partial laryngectomy with imbrication laryngoplasty for glottic carcinoma[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3, 129(1):6671.

    ↑上一篇:脑转移癌X刀加全脑照射的预后分析
    ↓下一篇:G3BP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